软件审查、缺陷跟踪与职业发展指南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确保代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代码审查的方法、缺陷跟踪系统的使用,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软件开发者。
代码审查与缺陷修复
在软件开发的会议中,作者需要修复发现的严重程度为 1 到 3 级的所有缺陷。如果发现了足够多的缺陷,或者需要进行大量的重构或代码更改,就需要安排另一次审查。那么,多少算“足够”呢?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McConnell 认为是 5%的代码,而本文作者通常使用 10%的审查代码。例如,如果审查了 200 行代码,并且在返工中需要更改 20 行或更多,那么就应该再召开一次审查会议。如果更改少于 10%,作者和主持人可以进行一次走查。无论更改了多少代码,主持人都必须在后续跟进中检查所有更改。
在返工过程中,还应该报告另一个指标——作者修复每个报告缺陷所需的时间。这个指标,加上项目中发现的缺陷数量,对于下一个项目的准确规划和调度至关重要。如果开发人员使用缺陷跟踪系统,这个指标会更容易跟踪。
审查方法总结
以下是三种审查方法的特点总结:
| 属性 | 走查 | 代码审查 | 代码检查 |
| — | — | — | — |
| 正式主持人培训 | 否 | 否 | 是 |
| 不同参与者角色 | 否 | 是 | 是 |
| 谁主导会议 | 作者 | 作者/主持人 | 主持人 |
| 常见错误检查表 | 否 | 可能 | 是 |
| 有针对性的审查工作 | 否 | 是 | 是 |
| 正式跟进 | 否 | 可能 | 是 |
| 详细的缺陷反馈 | 偶然 | 是 | 是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