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错:原理、编码与应用
1. 引言
在量子信息处理理论中,通常假设量子力学系统与环境完全解耦。然而,在实际量子系统中实施量子操作时,需要与系统进行交互以控制其动力学,且这种控制精度有限。因此,量子系统的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退相干,最终系统行为越来越接近经典状态。
在Peter Shor发表第一篇关于量子纠错的论文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量子信息处理只是一种纯理论的计算模型,没有实现的可能。十年后,量子纠错理论得到了广泛发展。下面将介绍量子纠错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一些简单的量子纠错码进行说明。
2. 量子信道
为了设计能够纠正错误的编码,需要一个错误模型。考虑用于信息处理的系统及其环境的联合希尔伯特空间 ( H_{sys/env} := H_{sys} \otimes H_{env} )。若两个希尔伯特空间的维度足够大,初始状态可视为纯态,且假设系统和环境最初是解耦的。通过增加希尔伯特空间的维度,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用联合希尔伯特空间上的酉变换 ( U_{env/sys} ) 来建模。
由于无法访问环境,我们只关注系统的状态及其动力学。对环境求迹可得可能的混合态:
[
\rho_{out} = Tr_{env} \left( U_{env/sys} (|\epsilon\rangle |\psi\rangle \langle\epsilon| \langle\psi|) U_{env/sys}^{\dagger} \right)
]
等价地,该状态可以表示为输入状态 ( \rho_{in} = |\psi\rangle \langle\psi| ) 的函数:
[
\rho_{ou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