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网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0、精确应用中的天线与场地考量
本文深入探讨了高精度应用中天线的关键特性与场地考量,涵盖天线相位中心重复性、相位中心偏移(PCO)与变化(PCV)、群延迟效应及其测量方法。文章详细分析了微带天线、螺旋天线和四臂螺旋天线的结构特点与适用场景,介绍了增益、辐射模式和群延迟的测量技术,并总结了多径、相位中心和群延迟等误差来源及改进策略。通过设计、制造和安装三个阶段的优化措施,结合表格与mermaid流程图,系统性地展示了提升天线性能的方法,为卫星导航与高精度定位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11-09 05:22:24 · 15 阅读 · 0 评论 -
39、GPS天线测量、建模与性能优化
本文深入探讨了GPS天线的测量、建模与性能优化,涵盖地面平面尺寸对天线方向性的影响、天线罩的射频效应与设计方法、GPS信号中的伪距、载波相位和多普勒测量原理及其误差处理,特别是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的建模与消除。文章详细介绍了相位中心测量的旋转测试法、多径限制天线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相位中心变化(PCV)在高性能与低性能天线间的差异。通过分析不同垂直阵列天线设计(如IMLA和双天线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综合考虑多径抑制、相位中心稳定性、频率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天线优化策略,并展望了未来高精度、小型化、多系统兼容和原创 2025-11-08 09:31:20 · 15 阅读 · 0 评论 -
38、精密应用中的天线与场地考量
在精密测距系统中,天线性能和安装环境对精度有显著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天线的电相位中心稳定性、空间群延迟变化及多径效应的成因,分析了前后比、极化特性等关键参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基座效应与接地平面效应,包括电磁耦合、镜面反射、漫反射和衍射对接收性能的干扰,并对比了扼流圈接地平面、平板金属接地平面及高阻抗接地平面等不同天线设计在多径抑制和方向图平滑性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实际应用中的天线选型与安装建议,旨在通过优化天线设计和部署策略,提升高精度GPS系统的测距可靠性与准确性。原创 2025-11-07 11:07:44 · 13 阅读 · 0 评论 -
37、GNSS天线特性测量及群延迟变化分析
本文系统分析了GNSS天线特性测量及群延迟变化,涵盖了绝对与相对校准方法的对比、卫星发射天线的自动化现场校准实践、群延迟的定义与测量技术,并详细探讨了频率和视角相关的群延迟变化对GNSS系统性能的影响。文章还比较了室内测试与室外现场测量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天线设计与系统性能的策略,并展望了高精度测量、多频段一体化、实时补偿和智能化设计等未来发展趋势,为提升GNSS定位精度与可靠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原创 2025-11-06 09:45:49 · 8 阅读 · 0 评论 -
36、GNSS天线PCO和PCV测量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GNSS天线相位中心偏移(PCO)和相位中心变化(PCV)的三种主要测量技术:微波暗室法、相对天线校准法和基于机器人的绝对校准法。介绍了各自的测量原理、步骤、优缺点,并进行了系统比较。文章还提供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技术选择建议、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实际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各类校准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条件,为高精度GNSS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原创 2025-11-05 14:33:14 · 16 阅读 · 0 评论 -
35、GNSS天线特性测量:增益、带宽、PCO与PCV
本文详细介绍了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增益、带宽、相位中心偏移(PCO)和相位中心变化(PCV)。针对增益测量,对比了双天线法、三天线绝对法和近场球面扫描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在带宽测量中,分析了最小增益带宽、RHCP轴向比带宽和阻抗带宽的定义与测量方式,并指出含混合器天线应优先采用增益带宽评估;对于PCO和PCV,阐述了其校正模型的重要性及消声室绝对测量、现场相对测量和天线旋转法等主要测量方法。文章强调准确测量这些参数对提升GNSS定位精度和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原创 2025-11-04 14:47:55 · 18 阅读 · 0 评论 -
34、GNSS天线测量技术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GNSS天线的关键测量技术,涵盖近场-远场扫描、辐射方向图、轴比和增益的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类测量技术的原理、流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实际应用。同时系统总结了电气与机械误差来源及其控制措施,提出了未来向高精度、快速化、多功能和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为GNSS天线性能评估与优化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11-03 13:09:09 · 15 阅读 · 0 评论 -
33、GNSS天线特性测量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GNSS天线特性测量的关键技术与方法,涵盖回波损耗与增益带宽的适用场景、远场与近场区域的划分标准,以及室内远场、紧缩场(CATR)和近场-远场(NF-FF)三种主要测试范围的原理与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平面、圆柱和球面近场扫描的技术细节与适用条件,并提供了基于天线尺寸、精度需求和空间限制的选择策略。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不同测量方案在大型阵列、高精度小型天线及批量检测中的应用,为GNSS天线性能评估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原创 2025-11-02 09:51:49 · 16 阅读 · 0 评论 -
3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特性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了不同平台(飞机、汽车、手持设备)上GNSS天线的辐射模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天线安装位置、平台结构和人体相互作用对性能的影响。同时,系统介绍了GNSS天线的关键测量参数,包括辐射模式、增益、极化比、带宽、相位中心和群延迟验证,并比较了微波暗室、紧凑天线测试范围(CATR)和近场/远场(NF-FF)等测试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文章还强调了各项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定位精度的综合影响,为提升GNSS系统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原创 2025-11-01 09:07:54 · 17 阅读 · 0 评论 -
31、优化GPS天线性能:地面平面效应与飞机安装辐射模式探究
本文深入探讨了地面平面尺寸与类型对GPS天线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扼流环、EBG、卷边及电阻率渐变等改进型地面平面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同时研究了飞机机身对GPS天线辐射模式的作用,介绍了基于比奇1900C比例模型的测量方法与结果,比较了不同天线位置的干扰特性。文章还提出了应对射频干扰的策略,展望了未来GPS天线在多频段、小型化和抗干扰方面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提升天线性能的关键步骤,为机载GPS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10-31 13:13:19 · 10 阅读 · 0 评论 -
30、自适应GPS天线性能分析与平台影响研究
本文研究了自适应GPS天线的性能及其在不同干扰环境和安装平台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自适应算法对宽带、扫频、脉冲和跳频干扰的抑制能力,指出使用陈旧权重在动态干扰环境下可能导致性能下降。同时探讨了GPS天线特有的右旋圆极化、宽波束特性及其与平台(尤其是接地平面)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有限尺寸接地平面引起的边缘衍射会导致后瓣和高仰角‘扇贝状’方向图等问题。通过UTD理论建模和NEC-BSC仿真验证,展示了电阻率渐变接地平面在抑制衍射效应方面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综合考虑干扰源特性、天线阵元数量和接地平面设计的系统优化建议原创 2025-10-30 12:27:05 · 22 阅读 · 0 评论 -
29、GPS自适应天线性能、方向查找与典型结果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了GPS自适应天线在抗干扰环境下的性能表现,重点探讨了空间与空时自适应处理(SAP/STAP)在不同干扰类型(宽带、窄带、部分带)下的零点控制能力。通过理论推导与典型结果对比,揭示了时间抽头数量对频率-角度响应的影响,阐明了干扰源间距与可抑制干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不同权重计算算法对相位中心稳定性和卫星可用性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STAP和波束形成算法能显著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与定位可靠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优化设计依据。原创 2025-10-29 11:21:12 · 9 阅读 · 0 评论 -
28、自适应GPS天线:双极化天线阵列与性能评估
本文深入探讨了自适应GPS天线中的双极化天线阵列原理及其干扰消除能力,分析了多干扰源环境下阵列的自由度与权重求解方法,并研究了干扰源位于地平线时的特殊情况。通过最小方差算法仿真验证了最多可消除三个宽带干扰源的性能极限。文章系统介绍了信号干扰比、热噪声地板增加和卫星可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并结合互相关器输出模型,推导了载波相位误差与延迟估计误差的来源。最后总结了该技术在军事、航空航天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天线设计、算法优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改进建议,为高精度抗干扰GPS接收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10-28 09:00:23 · 13 阅读 · 0 评论 -
27、时空自适应阵列技术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时空自适应阵列技术在GPS接收系统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自适应权重的计算方法,包括约束优化与无约束功率最小化算法的原理及性能差异。文章还阐述了频率-角度响应的建模过程,并考虑了通道失配和天线互耦等实际因素的影响。此外,讨论了协方差矩阵的估计方法及其在非平稳环境下的更新策略,如数据缓冲、递推更新和对角加载技术,以提升干扰抑制效果和系统鲁棒性。通过理论推导与流程图结合,全面展示了该技术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增强GPS信号接收能力的关键机制。原创 2025-10-27 09:00:58 · 12 阅读 · 0 评论 -
26、自适应GPS天线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自适应GPS天线技术,重点介绍了二元自适应阵列和空时自适应处理器(STAP)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二元阵列通过空间自由度抑制窄带干扰,但在宽带干扰和多径环境下存在局限;STAP引入时间自由度,结合FIR滤波器与自适应算法(如LMS和RLS),有效应对复杂干扰。文章还分析了通道失配、多径影响及系统性能评估指标,并探讨了其在军事与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26 11:21:27 · 23 阅读 · 0 评论 -
25、有源GNSS天线G/T测量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有源GNSS天线G/T测量技术,重点介绍了R. J. Erlandson提出的适用于小尺寸、低增益天线的新型测量方法。文章对比了传统射电星法的局限性,阐述了新型方法的测量步骤、关键要点及误差优化,并探讨了未来在自动化、多频段和集成化方向的发展趋势,为GNSS天线性能评估提供了系统性技术参考。原创 2025-10-25 12:42:05 · 17 阅读 · 0 评论 -
24、手机GPS天线设计与有源GNSS天线性能评估
本文系统介绍了手机GPS天线的代表性设计,包括隔离磁偶极子、共面平衡偶极子和小型陶瓷加载QHA天线,分析了其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及适用场景。同时详细阐述了有源GNSS天线的组成结构与G/T比作为关键性能指标的评估方法,并提出了组件选择、噪声控制和增益提升等优化策略。最后展望了未来手机GPS天线在小型化、多频集成和智能适应性方面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24 11:37:46 · 29 阅读 · 0 评论 -
23、手机中代表性GPS天线设计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手机中代表性GPS天线的设计方案,涵盖介质芯片天线、LTCC技术天线、分形微带天线及PIFA/IFA组合天线等多种类型。文章分析了各类天线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与优缺点,并对比了其尺寸、极化方式、带宽、增益和效率等关键指标。同时探讨了手机GPS天线的小型化、多频段集成、高性能化和集成化发展趋势,提供了天线选型的关键考虑因素与典型设计流程,为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天线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10-23 12:33:25 · 40 阅读 · 0 评论 -
22、手机天线设计:要求与技术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手机天线设计中的关键要求与技术挑战,涵盖天线类型、带宽与尺寸关系、底盘耦合效应、GPS天线的极化与辐射方向图需求、EMI/EMC干扰隔离技术以及用户手部和身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际测试数据与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天线类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关键流程与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手机无线通信性能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10-22 10:17:08 · 13 阅读 · 0 评论 -
21、多频段、手持和有源 GNSS 天线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多频段、手持和有源GNSS天线的关键技术,涵盖圆锥螺旋天线与多种宽带微带天线的设计原理与性能特点,重点探讨了适用于高精度定位和移动设备的天线方案。文章还分析了手持GNSS天线在尺寸、集成度、成本等方面的挑战,介绍了A-GPS技术的工作机制及其在无线定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天线向小型化、多频宽带化、智能化和低功耗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天线的性能指标,为GNSS天线的设计与选型提供了实用参考。原创 2025-10-21 11:47:47 · 44 阅读 · 0 评论 -
20、多频段 GNSS 螺旋天线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多频段GNSS螺旋天线的关键技术,涵盖不同天线模式的电流分布与辐射特性,重点分析了模式3对极化纯度的负面影响及反射抑制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四种先进的多频段大地测量GNSS天线:Roke Manor的背腔阿基米德四臂螺旋天线、WEO基于SMM技术的超宽带天线、NovAtel的GPS-704X风车天线以及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的锥形螺旋天线,详细比较了它们的设计结构、工作频率、尺寸、轴比、增益和相位中心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同时,通过mermaid流程图揭示了Roke Manor接地平面抑制多径的机制和锥原创 2025-10-20 14:03:38 · 19 阅读 · 0 评论 -
19、多频段、手持和有源 GNSS 天线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多频段、手持和有源GNSS天线的关键技术,涵盖新型非截止与传统截止接地平面的对比,详细介绍了诺瓦泰GNSS-750/徕卡AR25、天宝Zephyr Geodetic 2、基于AMC/EBG接地平面以及螺旋天线等典型产品。文章分析了各类天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参数、应用场景及优势劣势,并探讨了影响天线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接地平面设计、材料结构与馈电方式。最后展望了GNSS天线向小型化、宽频带、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为高精度定位应用提供选型参考和技术指导。原创 2025-10-19 12:59:53 · 17 阅读 · 0 评论 -
18、大地测量级多频段 GNSS 天线性能与新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大地测量级多频段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要求,包括相位中心稳定性、多径抑制能力、尺寸与重量限制等,并详细介绍了多种新型接地平面技术如二维/三维扼流圈、FSS波纹结构、电阻率渐变层和AMC/EBG接地平面的原理与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技术方案,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天线在高精度测量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小型化、宽频段多系统兼容、智能化与自适应将成为下一代GNSS天线的核心方向,为科研人员与工程应用者提供选型与设计参考。原创 2025-10-18 14:33:22 · 17 阅读 · 0 评论 -
17、多频段、手持和有源GNSS天线综合解析
本文综合解析了多频段、手持和有源GNSS天线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随着GPS、伽利略、北斗和GLONASS等全球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多频段天线需覆盖1.164–1.606 GHz宽频以支持多系统兼容,提升定位精度与可靠性。手持天线追求小型化与高集成度,如Pulse W3010芯片天线,适用于便携设备。有源天线集成滤波器与放大器,提升信号质量,正逐步取代无源天线。文章还探讨了大地测量级天线性能要求、技术创新方向及在智能交通、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互操作性、干扰抑制和性能评估仍是未来技术挑战。原创 2025-10-17 09:38:36 · 19 阅读 · 0 评论 -
16、波束形成天线阵列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波束形成天线阵列技术在GNSS系统中的应用,涵盖反射器效率与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的关系、3-D天线阵列模型、信号相位差与转向向量的数学表达、阵列因子及波束形成原理。文章介绍了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流程与算法,分析了其信号增强、抗干扰和多径抑制等优点,同时指出高成本、复杂度和兼容性等挑战。结合NAVSYS公司的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规模阵列的性能提升,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智能交通、航空航天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16 09:55:22 · 15 阅读 · 0 评论 -
15、定向天线在GNSS中的应用与设计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定向天线在GNSS系统中的应用与设计,重点介绍了旋转门天线端射阵列、圆柱形轴向模式螺旋天线、半球形低剖面螺旋天线、Helibowl多径限制天线以及高增益反射天线的结构特点、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文章对比了各类天线在带宽、增益、波束宽度和多径抑制能力方面的优劣,并提供了天线设计流程与优化方法。同时展望了未来GNSS定向天线向宽带化、小型化、智能化和多频段集成的发展趋势,为相关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了全面参考。原创 2025-10-15 10:02:15 · 14 阅读 · 0 评论 -
1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中常用的几种天线技术,重点介绍了自相控与外相控四臂螺旋天线的结构、馈电方式及优缺点,分析了双频段和三频段QHA的设计方案。同时探讨了六臂缝隙天线的半球覆盖特性及其抗多径能力,以及平面和下垂蝴蝶结十字天线的工作原理与优化设计。通过对比各类天线的性能特点,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GNSS天线选型与优化提供了技术参考。原创 2025-10-14 15:00:53 · 16 阅读 · 0 评论 -
13、GNSS天线技术:微带天线与四臂螺旋天线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GNSS系统中常用的两种关键天线技术:微带天线和四臂螺旋天线。详细探讨了双频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案、互耦效应及其对阻抗匹配、增益和轴比的影响,分析了相位与群延迟误差的来源及优化方法,并总结了微带天线在低剖面、小型化和多频设计方面的优势与窄带宽等局限。同时,全面介绍了四臂螺旋天线(QHA)的结构原理、自相与印刷型设计、性能影响因素如匝数、直径和俯仰角,以及其在RHCP波束形成和多径抑制中的表现。文章还讨论了地面平面影响、带宽限制问题及改进方向,最后展望了两类天线在高精度GNSS应用中的优化路径与发展原创 2025-10-13 12:52:02 · 14 阅读 · 0 评论 -
12、微带天线技术详解:从矩形到环形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从矩形到圆形再到环形微带天线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涵盖辐射机制、圆极化实现方式、关键参数优化及性能对比。重点分析了各类天线在GNSS系统中的应用特点,特别是短路环形天线对多径效应的抑制能力。通过理论公式、设计流程图和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微带天线在阻抗匹配、带宽、前后比和方向图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并提供了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选型建议与设计指导。原创 2025-10-12 15:05:19 · 21 阅读 · 0 评论 -
11、微带天线技术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微带天线在GNSS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涵盖接地平面设计对辐射特性的影响、双频堆叠贴片天线的实现方案及HFSS仿真设计实例。重点探讨了产生右旋圆极化(RHCP)的多种馈电技术,包括直接接触探针、孔径耦合、边缘耦合和接近耦合,并对比其在带宽、前后比、尺寸、复杂度等方面的性能差异。结合不同应用场景提出馈电技术选型建议,并展望了微带天线向多频段、小型化、集成化、高性能与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为GNSS天线设计提供系统性参考。原创 2025-10-11 14:34:40 · 19 阅读 · 0 评论 -
10、微带天线设计与性能分析
本文详细探讨了微带天线在GNSS系统中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涵盖从初始参数选择到最终优化的完整流程。通过分析谐振频率、尺寸、馈电位置、带宽、辐射效率、方向图、轴比、增益及接地平面影响等关键参数,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计算方法和优化建议。结合电磁仿真工具与迭代验证流程,帮助设计者实现高性能微带天线的设计目标,满足现代GNSS应用对小型化、高效率和稳定极化特性的需求。原创 2025-10-10 11:08:14 · 12 阅读 · 0 评论 -
9、微带天线在GNSS系统中的应用与设计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微带天线在GNSS系统中的应用与设计关键要素。内容涵盖GNSS天线性能要求,微带天线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频率带宽特性,重点探讨了介电基板选择、表面波影响以及双探针馈电实现RHCP的方法。文章还介绍了多频带设计优化策略、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及应对措施,并展望了微带天线向小型化、集成化、多频宽带、智能化和柔性可穿戴发展的趋势,为GNSS天线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10-09 16:55:51 · 34 阅读 · 0 评论 -
8、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性能参数与干扰影响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及其在干扰环境下的表现,重点探讨了有效载噪比(C/N₀)与干扰信号比(J/S)的关系,并以商用GPS接收器为例量化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文章系统介绍了FRPA和高增益定向天线等六类GNSS天线的设计特点与应用场景,分析了微带贴片、四臂螺旋和反射器天线等具体类型的优势。同时,提出了包括自适应技术、布局优化和信号处理算法在内的抗干扰策略,并展望了GNSS天线向多频段、智能化、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的趋势,为提升GNSS系统的可靠性与精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原创 2025-10-08 15:55:13 · 16 阅读 · 0 评论 -
7、GNSS天线性能参数及接收机相关特性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GNSS天线性能参数及接收机相关特性,涵盖干扰器对信号接收的影响、GNSS接收器架构、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跟踪环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受干扰影响的机制。重点分析了载波与噪声密度比(C/N0)在不同场景下的阈值要求,并探讨了天线增益、噪声带宽和预检测积分时间等因素对C/N0和跟踪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GNSS接收器性能的多项建议,包括合理选择天线、设置噪声带宽、优化积分时间以及使用外部辅助传感器,旨在提升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与定位精度。原创 2025-10-07 13:26:34 · 13 阅读 · 0 评论 -
6、GNSS天线性能参数及相关误差处理
本文深入探讨了GNSS天线性能参数及相关误差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了载波相位缠绕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其在旋转平台上的影响,并介绍了通过单差、双差等差分技术消除天线引起的载波相位误差的方法。文章还阐述了差分GPS(DGPS)和实时动态测量(RTK)的工作原理与应用,讨论了商用GPS接收机对各类干扰和欺骗信号的敏感性,特别是LightSquared信号和民用干扰器带来的挑战。针对干扰问题,提出了天线设计优化、滤波技术、信号处理算法和多频段使用等应对策略。同时强调了天线相位中心偏移(PCO)和相位中心变化(PCV)校准在原创 2025-10-06 12:40:45 · 19 阅读 · 0 评论 -
5、GNSS天线性能参数介绍
本文详细介绍了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及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涵盖天线相位中心偏移(PCO)与变化(PCV)、载波相位缠绕、群延迟变化(BDGD和DGA)、传播误差及多径误差等主要误差源。文章分析了各类误差的产生机理、影响程度及在不同应用场景(如高精度定位、快速旋转平台和航空航天)中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从天线设计、安装位置到数据处理的全方位优化建议,旨在提升GNSS系统的定位精度与可靠性。原创 2025-10-05 16:33:16 · 21 阅读 · 0 评论 -
4、GNSS天线性能参数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包括天线增益与仰角的关系、波束宽度与孔径尺寸的影响、最小增益波束宽度对GDOP的作用,以及相位中心变化(PCV)对高精度定位的误差影响。深入探讨了各类DOP(如GDOP、PDOP、HDOP等)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提供了优化DOP和减小PCV误差的有效策略。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提升GNSS系统定位精度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10-04 12:33:34 · 17 阅读 · 0 评论 -
3、GNSS天线的极化、辐射方向图、方向性和增益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包括极化特性、辐射方向图、方向性和增益。详细探讨了极化匹配与失配损耗、轴比对信号接收和多径抑制的影响,以及增益与方向性在实际应用中的权衡关系。同时对比了RHCP、线性极化和椭圆极化天线的特点及适用场景,为GNSS天线的设计与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提升GNSS系统的定位精度与可靠性。原创 2025-10-03 14:25:10 · 19 阅读 · 0 评论 -
2、GNSS天线性能参数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及其在现代导航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从天线的基本要求如增益、带宽、多径抑制到复杂的极化特性(特别是右旋圆极化和轴比)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不同卫星导航系统(包括GNSS、RNSS和SBAS)的发展对天线设计的影响。文章还通过实际测量案例比较了不同类型天线的轴比表现,强调了扼流圈环接地平面等结构对改善低仰角性能的优势。最后总结了在多系统兼容、复杂环境适应及成本与性能平衡等方面的应用考虑,为高精度GNSS天线的设计与选型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原创 2025-10-02 12:54:17 · 15 阅读 · 0 评论 -
1、GNSS天线性能参数与应用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GNSS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误差来源及消除技术,涵盖了从极化效率、增益、相位中心到群延迟变化等核心指标。详细介绍了各类GNSS天线的类型与应用场景,包括固定接收方向图天线、高增益定向天线、多频段及有源天线等,并探讨了平台影响、干扰应对策略和精密测量中的关键考虑因素。同时提供了天线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提升性能的优化手段,适用于导航、定位及高精度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原创 2025-10-01 15:45:31 · 16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