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超导体中的量子相变:从绝缘体到金属的探索
在现代凝聚态物理领域,铜基超导体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自1986年发现高温超导体以来,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中仍存在许多复杂的物理现象等待深入理解。本文将围绕铜基超导体的量子相变展开,探讨绝缘体、超导体和金属中的量子相和相变。
1. 研究背景与相图概述
铜基超导体激发了大量关于关联电子系统的创新性理论研究。近年来,一些实验,尤其是欠掺杂区域量子振荡的发现,为理解铜基超导的起源提供了新线索。作者认为这些新实验指向了各种理论观点的综合,一个全面的铜基超导现象学理论可能正在形成。
这个相图以载流子浓度(x)、温度(T)和垂直于正方形晶格的磁场(H)为轴,包含了d波超导(SC)、自旋密度波(SDW)等多种相。相图对于理解铜基超导体的物理性质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从大掺杂区域开始详细分析相图的结构。
2. 大掺杂区域的费米液体
从大掺杂区域开始,有充分证据表明基态是传统的费米液体,具有一个“大”费米面,其面积符合Luttinger定理的要求。由于底层能带结构,这个大费米面是空穴型的,对于空穴密度为x的情况,它包围的面积为1 + x;对于电子掺杂密度为p的情况,包围的面积为1 - p。
3. 自旋密度波(SDW)相变
相图中的核心量子相变(QPT)是在载流子浓度x = xm时,大费米面金属中自旋密度波(SDW)序的出现。由于超导的出现,这个QPT只有在足够强的磁场(H > Hc2)下才能显现,以抑制超导性。
铜基超导体量子相变综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