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 APP 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
1. 地震预警 APP 概述
地震预警 APP 在地震灾害防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震真正发生前,当触发条件满足时,APP 会提前几秒发出警报。地震发生后,用户可以在上传页面上传避险反馈以及其他与地震和风险相关的收集数据,以便开展准确救援。同时,用户还能在 APP 的科普页面了解地震知识、预警声音和地震预警案例。
ICL 与应急管理部门(原防震减灾部门)联合构建了一个覆盖中国 31 个省和直辖市的大陆地震预警网络,覆盖了中国地震区约 90%的人口(约 6.6 亿人)。自 2011 年以来,该系统持续对网络内的所有破坏性地震发出预警(截至 2019 年 9 月,共 53 次),如芦山县 7 级地震、鲁甸县 6.5 级地震、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7 级地震和宜宾市 6 级地震等。用户在收到预警后采取了适当措施来规避风险,减少了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
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2.1 研究背景
虽然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性已得到认可,且相关研究众多,但针对灾害预警应用的客户忠诚度研究仍较为缺乏。地震预警系统通常从技术角度设计,本研究的收益可能源于用于理解基于技术的举措采用情况的技术接受模型(TAM 模型)。安全关键系统的文献已经认识到有用性的重要性,并对安全关键系统的有用性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
灾害预警应用的使用条件与日常使用的普通应用不同,且使用频率可能较低,只有少数人(16%)下载用于应急响应的智能手机应用。此外,用户在使用这些应急响应应用时可能处于高风险环境。因此,在灾害预警相关应用的背景下,有必要开发相关的客户忠诚度模型,并进行实证验证,以探索客户忠诚度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