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设计驱动的乡村振兴策略与实践

设计驱动的乡村振兴策略与实践

1. 城乡发展现状与问题

城乡生产要素的流通是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过去一段时间,政策偏向和产业分工加剧了城乡资源占有和分配的不平衡,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城市难以有效推动农村升级,农村也难以吸引资源回流,无法建立城乡良性互动循环,农村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

要改善城乡资源占有、分配和生产要素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关键在于挖掘、重组和输出农村资源,引入外部资源,引导城乡资源流动。这一过程涉及政府机构、城乡居民、企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矛盾。因此,平衡利益诉求、化解矛盾、引导各方协同合作,挖掘农村存量价值、创造新价值,使农村从发展末端转变为创新前端和源头,构建和谐的城乡、社会和人地关系,是推动城乡发展互动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2. 设计的四个秩序与主动设计

设计是创造性的行为活动,设计学科研究和实践创造性思维规律。设计思维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90年代经大卫·凯利教授等人在IDEO和斯坦福大学的实践得以丰富发展,已成为广泛应用和接受的重要设计理论。与此同时,理查德·布坎南教授提出“设计的四个秩序”理论。

设计秩序 涉及方面 设计对象 设计思维作用
第一秩序 符号和视觉传达设计 文字、图形等符号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应用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