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驱动的乡村振兴策略与实践
1. 城乡发展现状与问题
城乡生产要素的流通是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过去一段时间,政策偏向和产业分工加剧了城乡资源占有和分配的不平衡,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城市难以有效推动农村升级,农村也难以吸引资源回流,无法建立城乡良性互动循环,农村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
要改善城乡资源占有、分配和生产要素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关键在于挖掘、重组和输出农村资源,引入外部资源,引导城乡资源流动。这一过程涉及政府机构、城乡居民、企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矛盾。因此,平衡利益诉求、化解矛盾、引导各方协同合作,挖掘农村存量价值、创造新价值,使农村从发展末端转变为创新前端和源头,构建和谐的城乡、社会和人地关系,是推动城乡发展互动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2. 设计的四个秩序与主动设计
设计是创造性的行为活动,设计学科研究和实践创造性思维规律。设计思维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90年代经大卫·凯利教授等人在IDEO和斯坦福大学的实践得以丰富发展,已成为广泛应用和接受的重要设计理论。与此同时,理查德·布坎南教授提出“设计的四个秩序”理论。
| 设计秩序 | 涉及方面 | 设计对象 | 设计思维作用 |
|---|---|---|---|
| 第一秩序 | 符号和视觉传达设计 | 文字、图形等符号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