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辆系统信任修复策略:安慰还是承诺?
1. 研究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汽车市场的普及,人与智能车辆系统之间的关系正从人与自主系统的交互转变为人与自主性系统的交互。自主性系统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执行人类设定的任务,具备学习、推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随时间灵活改变自身。然而,其行为后果可能未知,这意味着该技术的发展可能超出人们的预测,人与自主性系统之间的信任也将面临更复杂的挑战。
虽然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研究报告表明,推广自动驾驶技术至少可减少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但智能车辆相关事故仍引发了广泛的不信任和担忧。因此,建立人与智能车辆之间的信任,尤其是在信任受损后的修复,成为了紧迫的课题。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人机交互中的信任修复
信任被定义为个体的期望或意图,包括对他人表现或结果的期望,以及在感知到脆弱性或风险的情况下以某种方式行动或保持某种状态的意愿。信任违背是指主体的违规行为或后果,会破坏信任方的信任。信任修复则是指在信任违背发生后,使信任关系更加积极的行为。当信任破裂时,通常由违背信任的受托方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如道歉(将违规归因于自身责任并表达歉意)和否认(将违规归因于外部因素)等。
在人机交互领域,人类倾向于对计算机表现出社交反应,因为人们往往赋予非人类实体人类的个性和品质。因此,未来自主性系统行为的设计,包括信任修复,应借鉴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以往的研究中,Kim等人首次对信任修复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将信任违背分为基于能力的信任违背和基于诚信的信任违背,并得出在基于能力的信任违背后,道歉比否认更能有效恢复信任的实验结果。但也有研究表明,借口对犯错者往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