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性能问题解析
1. 多核、MIC 与 GPGPU 技术
随着晶体管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而时钟速度为了控制功耗趋于平稳,为了继续提升性能,设计人员开始采用多核计算机芯片这一全新方法。
1.1 多核技术
多核技术是指在同一芯片上放置多个处理器,并配备大的共享缓存。这种方式无需提高时钟频率就能提升性能。研究表明,在处理器内部,性能提升大致与复杂度提升的平方根成正比。若软件能有效利用多个处理器,那么处理器数量翻倍,性能也近乎翻倍。因此,采用两个较简单的处理器比一个复杂处理器更为明智。
同时,使用两个处理器时,配置更大的缓存是合理的,因为芯片上内存逻辑的功耗远低于处理逻辑。随着芯片逻辑密度的增加,单芯片上的核心数量和缓存容量都在不断增加,从双核芯片迅速发展到四核、八核、十六核等。如今,二级缓存通常也为每个核心私有。
1.2 MIC 技术
芯片制造商正致力于大幅增加单芯片上的核心数量,当单芯片核心数超过 50 个时,性能的飞跃以及开发利用如此多核心的软件所面临的挑战催生了“多集成核心(MIC)”这一概念。
1.3 GPGPU 技术
除了多核和 MIC 策略,芯片制造商还在探索另一种设计方案,即芯片上集成多个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单元(GPU)以及用于视频处理和其他任务的专用核心。GPU 最初用于处理图形数据的并行操作,传统上安装在独立显卡上,用于 2D 和 3D 图形的编码、渲染以及视频处理。由于 GPU 能对多组数据进行并行操作,它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向量处理器,用于各种需要重复计算的应用场景。当这种处理器能支持广泛的应用时,就被称为通用图形处理器计算(GPGPU)。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