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测试批改:创新与挑战
在教育、民意调查、选举等众多领域,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 Questionnaires,MCQs)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评估方式。它由Frederick J. Kelly于1914年发明,学生需要从一系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答案。然而,批改大量的MCQ试卷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尤其是在缺乏先进技术手段(如光学字符识别系统)的情况下。本文将探讨如何将部分批改负担安全地转移给考生,以及相关的实验和替代机制。
1. 背景与动机
曾经有一位教师,从工业界转到学术界后,面临着为600名学生批改MCQ试卷的艰巨任务。这让他思考,能否借助密码学的神奇工具,让新生帮助批改试卷呢?毕竟,在密码学领域,我们见证了许多奇迹,如证明知识而不泄露秘密、匿名表态、远程抛硬币等。于是,他向博士生们发起挑战,探索安全地将MCQ批改负担委托给考生的方法,从而引出了加密测试批改(Cryptographic Test Correction,CTC)的研究。
2. 加密测试批改方案
2.1 基本原理
将MCQ视为包含n个问题的列表,每个问题有两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用c表示正确答案向量,学生需要生成自己的答案向量˜c。为了将批改负担转移给考生,MCQ设计者会生成一个秘密密钥k,并使用编码算法E计算一组2n个公共值vi,j(1 ≤ i ≤ n,j ∈ {0, 1}):
{vi,j} = E(c, k)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操作:
- 像往常一样生成˜c,并对{vi,j}和˜c应用一个易于计算的累积算法M。
- 将结果t = M({vi,j}, ˜c)写在问卷上。
考官则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