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写术与流密码技术解析
隐写术的历史与现代数字技术
隐写术是一个古老的领域,早在数千年前就已被发现。以下是一些历史上的隐写术使用案例:
- 5000年前,古埃及和中国的人们使用隐形墨水(如牛奶加柠檬、牛奶、醋、果汁等),这些墨水的痕迹只有在加热或用特殊化学试剂处理后才能在纸上显现。
- 古代,人们将刻有信息的木板用深色蜡覆盖来传递隐藏信息。
- 希腊波斯战争期间,信息被纹在奴隶的头上传递。
- 中世纪,人们发现了卡尔达诺格栅法,即使用带有意外切割矩形的材料片,将卡片放在纸上时,在这些矩形中写入信息的几个字母,然后移开卡片,发送者用字母或单词填充剩余空间以创建要发送的消息。
- 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人们使用微点、微点技术,即发送点状大小、具有机器印刷透明度的照片。
现代隐写术中,最流行的技术之一是数字技术,即将数据嵌入数字载体中,如图像、音乐文件等。数字图像隐写术利用了人类感知的自然限制,考虑到人类眼睛的视觉限制,我们可以修改颜色的色调,而人眼看到的图片外观不变。
人类眼睛的特征和局限性
人类眼睛具有以下特征和局限性:
- 能区分5 - 10000种静态图像的色调。
- 有250度的灰度,能区分64种灰度。
- 雄蕊能识别图像的黑白轮廓。
- 视锥细胞对彩色图像的识别能力比黑白图像低20倍,对黑白图像的接收频率更高。
- 视锥细胞对黄绿色的反应比对蓝绿色更好。
- 眼睛瞳孔周围视锥细胞的密度最大(166000/mm²)。
- 人眼能够区分距离为50秒的两个点。
- RGB眼睛敏感度比例为3:1:5。
考虑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