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
一、物联网初体验
在探讨物联网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有趣的场景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想象这样一天:清晨,闹钟响起,你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比平时晚醒了五分钟。原来,时钟已经在线查询了火车时刻表,发现火车晚点,便让你多睡了一会儿。在厨房,闪烁的灯光提醒你该吃药了,如果忘记,药瓶瓶盖会联网给你的医生发邮件告知。出门时,眼角瞥见雨伞手柄亮起,这表明它查询了 BBC 天气预报,预测会下雨,你无奈地拿起雨伞。路过公交站,大尺寸的 LCD 显示屏闪烁着,显示 23 路公交即将到达,当你转过街角,公交正好驶来。到达车站后,手机自动帮你签到基于位置的服务,家里壁炉架上的一个带表盘的小摆件感知到变化,指针转向“出行”字样,家人稍后也能知道你安全到达“工作地点”。午餐休息时,训练鞋里的计步器和腕带上的心率监测器帮助你记录绕街区跑步的数据,腕带的大尺寸显示屏让你能轻松看到跑步速度和消耗的卡路里,所有数据会自动上传到运动追踪网站,该网站还与你的在线超市购物账户集成,方便你对比摄入的卡路里。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物联网产品在当今技术条件下是可行的,很多已经被制作成原型,甚至作为手工制品或大众市场产品存在。
二、“物”与“网”的融合
这些物联网案例的共同点是什么呢?为何叫“物联网”呢?所有案例都借助互联网来发送、接收或交流信息,而且连接到互联网的不是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而是各种“物”。这些“物”都有其特定用途,比如雨伞有可伸缩的伞面和便于手持的手柄;公交显示屏要让包括老年人和视力不佳者在内的公共交通使用者能清晰读取信息,还要能经受恶劣天气和人为破坏;运动手环要便于跑步时佩戴,显示屏要足够大且明亮,能在运动时看清,还要能承受高温、寒冷、汗水和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