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技术、应用与未来展望
1. 协作机器人的感知技术
1.1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可用于碰撞检测。虽然能对其进行校准以进行粗略的距离测量,但它主要是为检测电容变化而设计的,因此更适合检测距离的变化,例如当人体部位靠近或远离传感器时。这种传感方式可以通过检测和表征碰撞事件来降低冲击力,并提供可用于减少作用力行为的信息。影响碰撞严重程度、界面摩擦、界面刚度、末端速度和关节刚度等的各种参数,可用于提供撞击部位接触力的信息。
在设计电容式传感器阵列时,需要考虑最佳传感器密度,因为构建大型阵列时,同时监控所有传感器会面临挑战。在需要精细操作的地方(如指尖),传感器粒度应更高;而在预计接触较少或无接触的地方,粒度则应低得多。市场上已有配备触觉传感器的协作机器人,如柯马的 Aura 或博世的 APAS,但目前主要用于研究目的,在工业层面的普及程度不高。
1.2 视觉系统
协作机器人可配备两种不同类型的视觉系统:安全专用型和通用识别型,它们的用途截然不同。
1.2.1 安全摄像头
安全摄像头通常安装在固定位置,而非机器人手臂上,以提供固定视角,这样能降低主体识别的复杂度,稳定的光照条件也有助于提高识别效果。然而,机器人工作区域可能会出现遮挡情况,尤其是在有多人或大型物体存在时,这可能导致在关键时刻无法检测到人体。通过采用多个传感器并进行传感器融合,可以降低遮挡风险。安全摄像头设备可与传统的“安全监控停止”或“速度与分离”交互模式结合使用。为了提高效率,还可以实施动态碰撞避免算法,以实现实时轨迹规划,减少机器人因障碍物而减速或停机的情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