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无线中的极化码技术详解
1. 不同极化码类型介绍
1.1 CA - PC - 极化码
CA - 极化码只有在所有数据解码完成后,接收器才能知道解码位是否存在错误。而PC - 极化码不同阶段的PC位可用于检测解码位是否出错。将CRC位和PC位与极化码结合,就得到了CA - PC - 极化码。其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将CRC位附加到原始信息位上,然后进行极化编码,在每个阶段添加PC位。解码过程与PC - 极化码类似,唯一区别是最后要进行CRC检查,只有通过CRC检查,整个解码才会被宣告完成。
1.2 分布式CRC辅助极化码(Dist - CA - Polar)及预编码器交织
在CA - 极化码中,CRC位连续附加在原始信息块末尾。而Dist - CA - 极化码是将CRC位插入信息块中间。CA - PC - 极化码的PC位也是分布式的,但二者不同在于:PC位需要多次计算并根据不同阶段放置,而CRC位的位置与极化码构造无关。实际上,将CRC位分布在原始信息位上本质上是一种交织,这种交织常被称为预编码器交织(与极化码编码后的交织相对)。预编码器交织的交织模式可参考相关资料。由于交织会打乱连续放置的NR - PBCH中嵌入的信息,因此定义了一个解交织器(如预交织器),使预编码器交织后,NR - PBCH的信息位仍保持连续,解交织器的模式可在特定表格中找到。分布式CRC位在解码时有助于修剪路径,若不是分布式CRC(如局部CRC位),则不能用于修剪路径,局部位可在极化码解码结束时选择列表。
在3GPP关于分布式CRC的讨论中,提出了以下设计原则和方法:
- 矩阵变换 :对CRC生成矩阵G进行行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1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