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扫描技术:原理、应用与特性
1. 激光扫描领域的发展与条形码概述
近十年来,激光扫描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见激光二极管(VLDs)已成为扫描行业首选的激光光源,使得扫描仪体积大幅缩小,出现了手持和可穿戴式扫描仪。不过,全息扫描在这些应用中的普及程度还不高。
早期,扫描技术的讨论多围绕超市扫描仪展开。但过去十年,工业扫描市场发展迅速,全息技术的适应性使其在该市场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条形码是由浅色背景上的深色条组成的序列,编码信息蕴含在深色条和浅色间隔的相对宽度或间距中。其中,通用产品代码(UPC)是最为人熟知的条形码之一,几乎出现在超市的所有杂货商品上。
条形码扫描仪是一种光学设备,它通过聚焦光束(通常是激光束)扫描条形码,并检测反射光的变化来读取代码。扫描仪将这些光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随后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输到解码单元,解码单元将数字化的深色/浅色间距的相对宽度转换为数字和/或字母。
条形码扫描用于自动识别的概念最早由N.J. Woodland和B. Silver在1949年的专利申请中提出。1952年,名为“Classif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的专利(美国专利号2,612,994)获得批准,该专利包含了许多后来用于读取UPC的条形码扫描系统的概念。
1.1 UPC代码的特性
20世纪70年代初,超市行业意识到提高店铺效率和生产力的必要性。各食品杂货制造商和超市连锁店的代表组成了一个委员会,研究为所有杂货商品应用编码符号的可能性,以便在收银台实现产品的自动识别。1973年4月3日,统一杂货产品代码委员会宣布选择了一种类似于IBM提出的线性条形码,即现在熟知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