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纳米流体与机器人编程:实验研究与框架构建

纳米流体与机器人编程:实验研究与框架构建

纳米流体实验研究

在纳米流体研究领域,众多学者针对纳米颗粒浓度对纳米流体各项特性的影响开展了深入研究。

前人研究表明,纳米颗粒浓度对纳米流体的表面张力有直接影响,且表面张力与纳米流体用于传热的热物理特性相关。同时,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异常增加可能是由于纳米颗粒聚集,而这主要受纳米颗粒浓度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随着基液中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传热系数会提高,但同时粘度增加会导致摩擦系数增大。

基于以上研究,本次实验计划通过两步法制备五种不同的纳米流体,分别是Al₂O₃、TiO₂、MgO、CuO和ZrO₂纳米流体,并研究纳米颗粒浓度对热导率等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这些纳米流体的泵送功率特性。

实验材料方面,CuO、MgO、TiO₂、ZrO₂和Al₂O₃纳米颗粒直接从Sigma - Aldrich(印度)采购,为分析纯级别。采用两步法制备纳米流体,将浓度范围在0.5 - 2.5 wt%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通过探头超声技术强制分散在基液(水)中,基液水的电阻率约为18.2 MΩ·cm。

实验过程中,对纳米颗粒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一是检查结构纯度,二是确定颗粒大小。XRD数据在Rigaku MiniFlex II(日本)X射线衍射仪上记录,2θ范围为20 - 70°,步长为0.02°。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分析分散纳米颗粒的形态,用JEOL JSM - 7500F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纳米颗粒的SEM图像。纳米流体的热导率通过公式(k = (q / 4πK))估算,其中(K)是(\Delta T)与时间的斜率,(k)是热导率(W/m·K),(q)是加热丝单位长度产生的功率(W/m),采用自制的热线法装置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作为学校以及一些培训机构,都在用信息化战术来部署线上学习以及线上考试,可以线下的考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基于SSM的小码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实现在技术上已成熟。本文介绍了基于SSM的小码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实现的开发全过程。通过分析企业对于基于SSM的小码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实现的需求,创建了一个计算机管理基于SSM的小码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实现的方案。文章介绍了基于SSM的小码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实现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本基于SSM的小码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实现有管理员,校长,教师,学员四个角色。管理员可以管理校长,教师,学员等基本信息,校长角色除了校长管理之外,其他管理员可以操作的校长角色都可以操作。教师可以发布论坛,课件,视频,作业,学员可以查看和下载所有发布的信息,还可以上传作业。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站是一个B/S模式系统,采用Java的SSM框架作为开发技术,MY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充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具有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特点,使得基于SSM的小码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实现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