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户为导向的 IT 服务水平协议规范与评估
1. IT 服务水平协议(SLA)现状
在 IT 服务领域,SLA 常用于会计核算或计费。然而,最精确的规范未必最能满足客户期望。IT 服务提供商提供的 SLA 报告往往难以理解,对终端用户而言常常毫无意义,因为这些报告是按照 IT 组件而非业务流程来构建的。
用户对可用性的感知受诸多情境和主观因素影响。例如,在处理客户订单时,可用性至关重要,但在系统管理中,其作用则相对较小。系统在高峰时段(如午休前)更容易出现故障,此时可用性对用户至关重要,但服务提供商却很难保证。
专注于技术层面的 IT 管理倾向于使用 SLA 来证明 IT 绩效,然而,当 SLA 指标改善时,IT 服务客户所感知到的绩效往往并未改变,甚至可能变得更糟。如果将 IT 仅仅视为一种基本的技术商品,其商业价值将会降低。为了在外包竞争中生存下来,IT 服务必须从总体上聚焦于业务需求,特别是客户需求。
为了便于跟踪和控制,SLA 的制定通常独立于应用程序和上下文。因此,更细致的 SLA 会更加复杂,需要额外的精力进行控制。例如,谁来决定何时以及哪个系统的可用性至关重要?每个时间和系统需要何种水平的可用性?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不同的服务水平?针对故障类型、上下文和基础设施组件,有多种解决方案,如容错系统、数据复制、审计跟踪、监控器、额外的服务人员,甚至在系统开发和测试中采取预防措施。IT 服务绩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将测量局限于单一维度,其潜力将受到限制。为了激活 IT 服务,需要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更复杂的测量。不同的业务流程,如客户关怀、供应链管理(SCM)或会计,对 IT 服务有不同的需求。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