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中的经典禁区穿透现象与相关问题解析
1. 引言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经典禁区穿透现象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以谐振子和无限深方势阱内有矩形势垒的情况为例,详细解析相关的原理、计算方法以及不确定性原理在其中的作用。
2. 谐振子本征函数特性
在分析谐振子本征函数时,我们以(\psi_3(x))为例。在经典允许区域,即势能曲线之间的区域,波函数向横坐标弯曲。例如,当(\psi_3(x) > 0)时,(d^2\psi_3(x) /dx^2 < 0),无论(\psi_3(x))是正还是负,它总是向坐标轴弯曲。而在经典禁区,波函数则向远离横坐标的方向弯曲,这是概率密度呈指数衰减的特征。同时,(\psi_3(x))有三个节点,这与谐振子的量子数特性相符,量子数恰好表示节点的数量。
3. 经典禁区的非零概率密度
我们进一步研究经典禁区中束缚态的非零概率密度问题,以谐振子的基态为例。在经典禁区,动能为负,动量(速度)为虚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无法对动量进行测量,进而也无法测量粒子在经典禁区的位置。这是由不确定性原理导致的,对位置(x)的测量会给粒子增加大量能量,使动能再次变为正,即测量会将粒子推回经典允许区域。
谐振子基态的本征函数为:
(\psi_0 (x) = \sqrt{\frac{\alpha}{\sqrt{\pi}}} e^{-\alpha^2x^2/2})
概率密度为:
(P_0 (x) = \psi^*(x) \psi_0 (x) = \frac{\alpha}{\sqrt{\pi}} e^{-\alpha^2x^2})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