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深入探索Linux云计算:从配置到部署

深入探索Linux云计算:从配置到部署

1. 识别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

若虚拟机管理器窗口仍在某个虚拟机管理程序上运行,可按以下步骤连接到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
1. 连接到虚拟机管理程序 :选择“文件”➪“添加连接”,此时会弹出“添加连接”窗口。
2. 添加连接 :选中“连接到远程主机”复选框,选择SSH作为连接方法,使用用户名“root”,并输入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的主机名(例如,host1.example.com)。点击“连接”时,可能会提示输入远程虚拟机管理程序的root用户密码及其他信息。注意,可能需要安装 openssh - askpass 软件包才能弹出密码提示框。

完成上述操作后,新的虚拟机管理程序条目应会出现在虚拟机管理器窗口中。

2. 将运行中的虚拟机迁移到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

在将虚拟机迁移到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之前,可能需要调整防火墙规则。默认的防火墙规则会导致直接的libvirt迁移失败,需要开放一个随机的TCP端口以允许迁移,默认端口为49152,但也可以选择任何可用的非特权端口。隧道迁移需要SSH密钥认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虚拟机管理器,右键点击当前正在运行的任何虚拟机,选择“迁移”,此时会弹出“迁移虚拟机”窗口。
2. 选择新的主机。例如,若虚拟机当前在host2上运行,可选择host1作为新主机。等待一段时间,让虚拟机的内存镜像复制到另一台主机后,虚拟机应会显示在该主机上运行。

若迁移失败(如CPU不兼容或其他问题),可以先在一台主机上关闭虚拟机,然后在另一台主机上重新启动。这只需共享存储就位即可。在第二台主机上,只需运行“创建新虚拟机向导”,并选择运行现有镜像而非安装ISO文件。

3. 云计算环境下Linux系统的部署准备

在云计算环境中使用Linux系统,可通过获取Linux镜像并将其部署到云端,而非使用物理DVD运行标准安装程序。云计算提供了启动和使用Linux系统的新方式,下面介绍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和操作。

3.1 云计算环境类型

云计算环境可分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不同类型的云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类型取决于需求和预算:
| 云类型 | 特点 | 优点 | 缺点 |
| ---- | ---- | ---- | ---- |
| 公共云 | 如Amazon EC2和Google Compute Engine,通过基于Web的界面启动和使用Linux虚拟机,按实例运行时间付费,内存、存储和虚拟CPU的使用量也会计入成本。 | 无需购买和维护自己的云基础设施。 | |
| 私有云 | 需要自行搭建计算基础设施(虚拟机管理程序、控制器、存储、网络配置等)。 | 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对计算资源的控制,可自定义用户访问的镜像和资源使用方式。 | 需要承担更多的前期成本来购置和维护基础设施。 |
| 混合云 | 可通过中央设施管理多个云平台,例如Red Hat CloudForms可在OpenStack、VMware vSphere和Red Hat Enterprise Virtualization平台上部署和管理虚拟机,并在高峰需求时将虚拟机导向Amazon EC2云。 | 结合了公共云和私有云的优势,可根据需求灵活分配资源。 | |

3.2 云实例的配置信息

云实例的内容通常是通用的,需要通过cloud - init等服务添加更多信息,这些信息分为元数据(meta - data)和用户数据(user - data)两类:
- 元数据(meta - data) :包含镜像启动前所需的信息,由云提供商管理,例如存储、内存和处理能力等资源的分配信息。
- 用户数据(user - data) :由虚拟机用户提供,会插入到镜像的操作系统中,可能包括用户账户和密码、配置文件、首次启动时运行的命令、软件仓库的标识等。

在基于Web的云控制器(如OpenStack Dashboard或Red Hat Virtualization Manager)中配置实例时,通常通过勾选复选框和填写表单来输入这些信息,且这些信息可能不会明确标识为元数据和用户数据。

4. 创建用于云计算的Linux镜像

使用预构建的云镜像作为Linux系统时,可借助cloud - init让系统准备好运行。以下是配置和运行cloud - init云实例的步骤:

graph LR
    A[创建cloud-init元数据文件] --> B[创建cloud-init用户数据文件]
    B --> C[将数据合并为单独的镜像]
    C --> D[获取基础云镜像]
    D --> E[对镜像进行快照]
    E --> F[将文件复制到镜像目录]
    F --> G[启动云实例]
  1. 创建cloud - init元数据文件 :创建一个名为 meta - data 的文件,用于存储从外部识别云实例的信息。为简单起见,可只设置两个字段:
instance-id: FedoraWS01
local-hostname: fedora01
  1. 创建cloud - init用户数据文件 :创建一个名为 user - data 的文件,用于存储配置镜像操作系统内部的信息。例如,为默认用户“fedora”设置密码为“cloudpass”,并确保cloud - init不会使密码过期:
#cloud-config
password: cloudpass
chpasswd: {expire: False}
  1. 将数据合并为单独的镜像 :在当前目录下有 meta - data user - data 文件后,创建一个包含这些数据的ISO镜像。首先确保已安装 genisoimage cloud - init 软件包(cloud - init软件包在虚拟机管理程序上不是必需的),然后执行以下命令:
# yum install genisoimage cloud-init
# genisoimage -output fedora31-data.iso -volid cidata \
      -joliet-long -rock user-data meta-data
  1. 获取基础云镜像 :Ubuntu、Fedora和RHEL的云镜像都支持cloud - init。以获取官方Fedora云镜像为例,操作步骤如下:
    • 打开Web浏览器,访问https://getfedora.org/en/cloud/download/。
    • 点击“OpenStack”,然后点击出现的OpenStack镜像的“下载”按钮,获取一个可在OpenStack环境中使用的qcow2镜像,镜像名称类似Fedora - Cloud - Base - 31 - 1.9.x86_64.qcow2。
  2. 对镜像进行快照 :在得到所需的精确镜像之前,可能需要多次运行此过程。因此,不直接使用下载的镜像,而是对其进行快照。为便于跟踪版本,可在新快照名称后添加“01”:
# qemu-img create -f qcow2 \
   -o backing_file=Fedora-Cloud-Base-31-1.9.x86_64.qcow2 \
   Fedora-Cloud-Base-01.qcow2
  1. 将文件复制到镜像目录 :在使用虚拟机管理程序(libvirtd服务)时,将镜像复制到 /var/lib/libvirt/images/ 目录是个好习惯。例如,可使用以下命令复制云镜像和数据镜像:
# cp Fedora-Cloud-Base-31-1.9.x86_64.qcow2 \
    Fedora-Cloud-Base-01.qcow2 \
    fedora31-data.iso          \
    /var/lib/libvirt/images/
  1. 启动云实例 :文件就位后,运行以下命令启动云镜像实例:
# cd /var/lib/libvirt/images
# virt-install --import --name fedora31-01 --ram 4096 --vcpus 2 \
  --disk path=Fedora-Cloud-Base-01.qcow2,format=qcow2,bus=virtio \
  --disk path=fedora21-data.iso,device=cdrom \
  --network network=default &

上述 virt - install 示例中,虚拟机被分配了4GB的RAM( --ram 4096 )和两个虚拟CPU( --vcpus 2 ),实际系统中的RAM和VCPU值可能会因计算机资源而异。启动后,名为 fedora31 - 01 的虚拟机将在虚拟机管理程序上运行,虚拟机启动时会打开一个控制台窗口,可使用添加到镜像的数据进行登录。

5. 调查云实例

若要调查创建的云镜像,可打开正在运行的实例进行查看。若实例未打开,可使用 virt - viewer 打开虚拟机:

# virt-viewer fedora31-01

从出现的控制台窗口,使用添加到镜像的数据进行登录,用户名为“fedora”,密码为“cloudpass”。“fedora”用户具有sudo权限,可使用该账户通过输入一些命令来调查实例。例如,查看用户数据复制到实例的位置:

$ sudo cat /var/lib/cloud/instances/FedoraWS01/user-data.txt
#cloud-config
password: cloudpass
chpasswd: {expire: False}

基本的云配置在 /etc/cloud/cloud.cfg 文件中,可查看该文件了解相关配置信息:

users:
 - default
disable_root: 1
...
system_info:
  default_user:
    name: fedora0
    lock_paswd: true
    gecos: Fedora Cloud User
    groups: [wheel, adm, systemd-journal]
    sudo: ["ALL=(ALL) NOPASSWD:ALL"]
    shell: /bin/bash
  distro: fedora
  paths:
    cloud_dir: /var/lib/cloud
    templates_dir: /etc/cloud/templates
  ssh_svcname: sshd

# vim:syntax=yaml

从该文件中还可看到在初始化期间运行的 cloud_init_modules (如设置主机名或启动rsyslog日志记录的模块),以及设置区域和时区并运行其他配置工具(如Chef和Puppet)的 cloud_config_modules 。由于启用了yum仓库,只要有可用的网络连接(默认情况下DHCP应已为虚拟机分配地址),就可以从Fedora仓库安装任何可用的软件包。

6. 克隆云实例

若对创建的云实例满意,可通过克隆组成云实例的两个镜像(云镜像和数据镜像)来保存副本,以便日后运行。使用 virt - manager 克隆正在运行的云实例的步骤如下:
1. 启动virt - manager :在运行虚拟机的主机系统上,运行 virt - manager 命令,或从桌面的“活动”屏幕启动“虚拟机管理器”。
2. 暂停虚拟机 :在 virt - manager 窗口中,右键点击虚拟机实例条目,选择“暂停”,使虚拟机暂时处于非活动状态。
3. 克隆虚拟机 :再次右键点击虚拟机实例条目,选择“克隆”,此时会弹出“克隆虚拟机”窗口。

7. 云计算环境下Linux系统部署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在云计算环境中部署和使用Linux系统,除了前面介绍的基本操作,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实用技巧值得关注。

7.1 防火墙规则调整

在将虚拟机迁移到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时,防火墙规则的调整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默认的防火墙规则会导致直接的libvirt迁移失败,需要开放随机的TCP端口以允许迁移。为了更好地管理防火墙规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开放默认迁移端口49152
firewall-cmd --add-port=49152/tcp --permanent
# 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这样可以确保在迁移过程中网络连接的顺畅。

7.2 云镜像的选择与优化

不同的云镜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在选择云镜像时,需要考虑操作系统版本、软件包支持、性能优化等因素。例如,对于高性能计算场景,可以选择经过优化的镜像,以提高计算效率。

同时,为了减少云镜像的大小和启动时间,可以对镜像进行优化。例如,清理不必要的软件包和缓存文件:

# 清理yum缓存
yum clean all
# 删除不必要的日志文件
rm -rf /var/log/*.log
7.3 资源分配与监控

在启动云实例时,合理的资源分配是保证系统性能的关键。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虚拟机的内存、CPU等资源。同时,要定期监控云实例的资源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资源分配。可以使用以下命令监控系统资源:

# 查看CPU使用情况
top
#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free -m
#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h
8. 云计算环境下Linux系统的安全防护

云计算环境下,Linux系统的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

8.1 用户账户管理

严格管理用户账户,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同时,限制不必要的用户账户,避免使用默认账户。例如,在创建云实例时,为默认用户设置强密码:

#cloud-config
password: YourStrongPassword
chpasswd: {expire: False}
8.2 网络安全

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外部网络对云实例的访问。只开放必要的端口,如SSH端口(默认22)、HTTP端口(默认80)等。同时,使用安全的网络协议,如HTTPS。

8.3 软件更新

定期更新云实例上的软件包,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更新软件包:

# 更新yum软件包
yum update -y
9. 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在云计算环境中成功部署和使用Linux系统。从识别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迁移虚拟机,到创建和配置云镜像,再到调查和克隆云实例,每一个环节都为我们提供了灵活、高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在未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Linux系统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云服务提供商推出更加优化的云镜像和服务,同时,云计算的安全防护和性能优化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总之,掌握云计算环境下Linux系统的部署和使用方法,将为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无论是个人开发者还是企业用户,都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更加高效、灵活的应用部署和管理。

操作步骤 命令或操作内容
开放迁移端口 firewall-cmd --add-port=49152/tcp --permanent
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清理yum缓存 yum clean all
删除不必要日志文件 rm -rf /var/log/*.log
查看CPU使用情况 top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free -m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h
更新yum软件包 yum update -y
graph LR
    A[防火墙规则调整] --> B[云镜像选择与优化]
    B --> C[资源分配与监控]
    C --> D[用户账户管理]
    D --> E[网络安全]
    E --> F[软件更新]

以上就是在云计算环境下部署和使用Linux系统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Linux系统的应用价值。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