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容量管理:从库存管理视角出发
1. 需求驱动的应用服务模式转变
传统的供应驱动型容量/库存部署模式资本密集且商业风险大。如今,应用服务提供商可摒弃这种模式,转而采用更灵活的需求驱动型容量/库存模型。该模型根据近期周期性需求预测来规划容量,并为随机变化、预测误差、容量实现问题及其他意外情况预留安全边际。随着周期性应用需求的增长或缩减,应用的在线容量也会相应变化。与关注库存中每单位应用容量的最低成本不同,需求驱动型容量部署更关注实际服务每个用户的最低成本。
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收入通常与实际满足并收费的用户服务需求相关。将生产成本从固定容量驱动的方法转变为基于使用量的需求驱动模型,可以使成本与收入更紧密地匹配,从而降低业务风险。随着云基础设施提供商支持计算、内存、存储、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托管这些设备的物理数据中心的需求驱动型容量管理,人们自然会考虑让服务生产的其他成本也随服务需求而变化:
- 软件许可证 :将应用和OAMP软件的许可证成本转变为基于使用量的模式,使软件成本与服务使用量和收入相匹配。
- OAMP员工 :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可以在几分钟内调整分配给应用服务提供商的计算、内存、存储和网络容量,软件许可证费用也可根据实际服务使用量进行调整。但支持运营、管理、维护和配置的人力难以轻易增减,因为合适员工的可用性以及培训他们所需的投资是问题。积极自动化应用OAMP活动,包括让应用用户自行按需自助配置,既能减少OAMP员工对弹性应用容量管理的限制,又能降低应用服务提供商满足用户需求的可变成本。
2. 应用服务与零售的类比
将应用服务业务从传统的容量驱动型模式转变为灵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6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