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推荐偏好获取方法
在群体推荐中,如何有效地获取群体的偏好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介绍两种用于群体推荐偏好获取的机制:投票和协商,并详细阐述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实验结果。
1. 系统基础
在群体配置阶段,用户需要确定哪些成员将组成群体,并选择使用投票或协商机制来获取群体偏好模型。
- 本体(Ontology) :系统使用“is - a”本体为应用领域提供共同的理解基础。以电影领域MovieLens为例,该本体定义了20个类别来表示电影的类型。物品通过一组元组来描述,元组形式为 (i, f, dif),其中 i 是物品,f 是本体中定义的特征,dif 是物品 i 在特征 f 下的兴趣度(取值范围为 [0, 100])。此外,每个物品还关联一个数值 RCi,表示该物品在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例如,电影《天堂电影院》可描述为 {(i, comedy, 40), (i, drama, 40), (i, romance, 40)},而《董事长》可描述为 (j, comedy, 80),表明《董事长》更具趣味性。
- 用户档案(User Profile) :用户代理会为每个用户记录一份档案,用于获取用户偏好模型。这份档案包含用户的个人和人口统计信息(如年龄、性别、家庭、国家等)、用户的一般喜好模型(即用户感兴趣的物品类型)以及用户与推荐系统的历史交互信息(如推荐过的物品及用户对这些推荐的满意度)。
2. 用户偏好模型的构建
- 用户档案分析 :构建群体偏好模型的第一步是分析每个用户的个人档案,以提取最适合每个用户的物品特征。用户代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