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环境中的传播路径损耗建模
1. 引言
集装箱码头区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大量钢制集装箱会引发强烈的多径效应,而且不同高度的集装箱堆垛布局还会随时间变化。对该区域进行路径损耗建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此前在科研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随着每年通过陆路和海路运输的集装箱货物总量不断增加,构建高效的电子集装箱监管系统成为管理大量集装箱的唯一有效途径。如今,几乎所有主要的集装箱港口都采用了某种基于现有无线电通信标准(如 GSM/GPRS、UMTS、TETRA、WiFi、WiMAX、ZigBee、蓝牙以及众多不同的 RFID 系统或非授权频段的其他解决方案)的集装箱无线电监控方式,工作频率范围约为 0.4GHz 至 5GHz。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 - R)并未针对集装箱码头环境中的无线电链路传播路径损耗预测提出特别建议。由于集装箱堆垛与典型的城市或工业区在空间布局和结构上存在差异,使用不恰当的路径损耗模型可能会导致路径损耗预测出现显著误差,因此对集装箱码头区域的传播现象进行专项研究至关重要。
2. 规范性要求
传播介质是设计无线网络时面临诸多困难的一个因素,因为传播环境具有多样性,包括农村、城市、工业区、海洋和山区等。每个环境中的无线电波衰减由许多可变现象和因素决定。精确确定无线电波衰减(即所谓的传输损耗)至关重要,因为了解传输损耗是满足无线电链路设计中能量要求的必要条件。
因此,有必要根据测量研究结果为不同环境创建经验性传播模型。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了许多这样的模型,主要针对城市和室内环境。然而,这些环境组内也可能存在差异。正因为如此,无线电波传播测量研究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为特定环境设计
集装箱码头传播路径损耗建模研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