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认知无线电中基于能量检测器的多天线辅助频谱感知技术解析

认知无线电中基于能量检测器的多天线辅助频谱感知技术解析

1. 引言

随着从语音通信向多媒体应用的转变,对更高数据速率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当前静态的频率分配方案已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设备需求,频谱稀缺问题日益严重。认知无线电(CR)技术应运而生,它通过共享频谱资源,有望提高频谱利用率。

1.1 研究动机

多媒体应用如视频流服务、照片邮件和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等的兴起,使得对高数据速率的需求不断攀升。通常,实现高数据速率需要较宽的带宽,但大部分常用的无线电频谱已被分配,新增频谱资源不足。此外,低于3GHz的频谱利用率集中在少数频段,大部分频段的利用效率低下。根据相关报告,分配频谱的利用率在15% - 85%之间波动,这促使人们寻求更高效的频谱使用范式,从而推动了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1.2 认知无线电概述

基于IEEE 802.22的无线区域网络(WRAN)设备能够感知电视频道,并寻找传输机会。在认知无线电术语中,主要用户或授权用户对特定频谱部分具有更高的使用优先级,而次要用户则在不干扰主要用户和其他次要用户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这些频谱。频谱空洞可分为黑色空间、白色空间和灰色空间。白色空间中,除噪声外无其他干扰;灰色空间表示该频谱在可接受的干扰下部分被使用;黑色空间则被授权用户占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旨在通过动态和自主的频谱管理,利用未被占用的频谱,如白色空间或灰色空间,同时保障主要用户的权益。因此,次要用户需要监测授权频段,并在未检测到主要信号时机会性地传输信号。认知无线电的主要功能依赖于对无线电信道特性、频谱和功率可用性、无线电操作环境、用户需求和应用、可用网络和节点、本地政策以及其他操作限制等参数的测量、感知、学习和认知能力

分布式微服务企业级系统是一个基于Spring、SpringMVC、MyBatis和Dubbo等技术的分布式敏捷开发系统架构。该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和模块化设计,提供整套公共微服务模块,包括集中权限管理(支持单点登录)、内容管理、支付中心、用户管理(支持第三方登录)、微信平台、存储系统、配置中心、日志分析、任务和通知等功能。系统支持服务治理、监控和追踪,确保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J2EE企业级开发解决方案。 该系统使用Java作为主要编程语言,结合Spring框架实现依赖注入和事务管理,SpringMVC处理Web请求,MyBatis进行数据持久化操作,Dubbo实现分布式服务调用。架构模式包括微服务架构、分布式系统架构和模块化架构,设计模式应用了单例模式、工厂模式和观察者模式,以提高代码复用性和系统稳定性。 应用场景广泛,可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应用开发等领域,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效、安全的分布式系统。本资源包含完整的源码和详细论文,适合计算机科学或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参考,提供实践案例和技术文档,助力学生和开发者深入理解微服务架构和分布式系统实现。 【版权说明】源码来源于网络,遵循原项目开源协议。付费内容为本人原创论文,包含技术分析和实现思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