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录架构管理与故障排除指南
1. 活动目录基础与优化
活动目录是组织基础设施的核心,确保其最佳性能至关重要。在使用活动目录时,有一些优化的最佳实践值得遵循:
- 排查目录服务问题时,若问题不明显,可逐步提高日志记录级别以隔离问题。
- 在运行其他实用工具之前,始终使用 NTDSUtil 中的恢复选项将所有事务提交到数据库。
- 除非删除了大量对象或计划移动数据库并减小其大小,否则不要对数据库进行离线碎片整理。
- 若任何域控制器在降级过程中失败,确保使用 ADSI Edit 从数据库中删除关联的元数据和所有对象信息。
- 若某个域的最后一个域控制器在降级过程中失败,确保从数据库中删除关联的元数据。
- 将事务日志文件移动到单独的驱动器以提高域控制器的效率。
- 若在原 RID 主机仍在运行但离线时意外夺取了该角色,当原主机重新连接到网络时,检查是否存在重复的 SID。
活动目录数据库由属性和对象类组成,形成了活动目录架构。常见的对象类包括用户、组、计算机、域、组织单位和安全策略等。可以通过定义新的对象类型和关联属性,或向现有对象添加新属性来修改架构,这可以使用 ADSI Edit MMC 管理单元实现。
架构的各个组件如下:
| 组件名称 | 描述 |
| ---- | ---- |
| 对象类 | 定义可在活动目录中出现的对象,是属性的集合,属性存储目录中的实际信息。 |
| 类派生 | 定义从现有对象类构建新对象类的方法。 |
| 对象属性 | 定义可用的属性,包括管理对象类操作的扩展属性,是对象可以保存的信息片段。 |
| 结构规则 | 确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