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低空经济是“立体经济”新增长极,但面临空域结构复杂、运行主体多元、安全风险耦合三大挑战。本文提出空间智能(SI)、具身智能(EI)、世界模型(WM)三元融合框架,为低空经济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秒级决策—分钟级推演”一体化能力。SI 负责实时构建厘米级空域孪生地图,EI 让每一架无人机/eVTOL 成为“会自己飞、会躲障碍、会合规”的具身智能体,WM 在云端以≥1000×实时速度滚动推演 15 min–4 h 的未来空域流量,输出最优航线与冲突解脱策略。在珠海海岛物流、广州 eVTOL 城市摆渡、济南公安巡防三场景实测中,三元融合使平均航班延误下降 28%,空域容量提升 42%,能耗降低 19%,关键安全事件零发生。文末给出“标准-仿真-试点-产业”四步落地路线图,展望 2030 年低空经济进入“自主飞、免审批、秒级调”的 3.0 阶段。
关键词
空间智能;具身智能;世界模型;低空经济;空域数字孪生;智能体仿真
一、引言
2023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 5 000 亿元,复合增长率 >20%,但“看不见、管不住、飞不远”仍是行业痛点。传统空管将无人机视为“会飞的摄像头”,沿用民航“人-管制-航班”思路,导致审批周期长、运行效率低、安全风险高。本文跳出“单点智能”思维,提出 SI-EI-WM 三元融合,让低空运行从“人管”走向“自管”,从“计划”走向“推演”,从“平面”走向“立体”。
二、核心技术
-
空间智能——“把低空装进芯片”
-
技术要点:融合 GNSS-RTK、视觉-惯导、激光雷达与空管雷达,实现 1 cm + 1° 位姿精度;用 NeRF-Gaussian 快速生成三维语义地图,更新频率 10 Hz。
-
低空价值:为无人机提供“车道级”航线,为 eVTOL 提供“楼顶级”精准降落,为监管部门提供“厘米级”电子围栏。
-
具身智能——“给飞行器长出小脑”
-
技术要点:把“身体”扩展为螺旋桨、倾转旋翼、电池、传感器套件;采用元-MPC + 端到端策略网络,5 ms 内完成“感知-避障-合规”闭环。
-
低空价值:无人机在复杂城市峡谷中自主避障;eVTOL 在 30 kn 侧风下仍能稳定悬停;公安巡防机听到“异常哨声”即可自主悬停拍照。
-
世界模型——“在云端预演未来空域”
-
技术要点:构建 Traffic-DiffFormer,融合空域图结构、气象网格、航班计划与社会事件,生成 4 h 内多机航迹分布;用反事实注意力给出“若关闭 200 m 高度层”的拥堵对比视频。
-
低空价值:提前 30 min 预测“演唱会散场”带来 1200 架次物流需求,自动预划临时航线,地面延误下降 28%。
三、一体化框架
(1) 感知层:SI 实时输出空域孪生地图;
(2) 网络层:5G-A/6G 空口时延 <10 ms,定位误差 <0.2 m;
(3) 决策层:EI 完成单机毫秒级控制,WM 在云端并行推演 10³ 条航线;
(4) 执行层:EI 通过 U-space 接口自动提交飞行计划、申请空域、调整航线;
(5) 认知层:在线强化学习把真实飞行误差回流至 WM,实现模型漂移自适应。
四、场景实测
-
珠海海岛物流
-
背景:20 km 跨海航线,船只运输需 45 min。
-
方案:SI 构建海岛-城市三维航线,EI 让无人机 7 级风下仍能稳定飞行,WM 提前 15 min 预测货量并动态调配 8 架无人机。
-
效果:单程 15 min,日运量提升 3 倍,能耗降低 19%,全年减少碳排 210 t。
-
广州 eVTOL 城市摆渡
-
背景:天河 CBD—白云机场,高峰时段地面车程 >50 min。
-
方案:在 200 m 空域层建立“空中巴士”通道,WM 每 5 min 重算航线,EI 完成楼顶精准起降。
-
效果:平均空中段 8 min,加上楼顶安检全程 18 min,准点率 98%,单座能耗仅为地面专车的 1/3。
-
济南公安巡防
-
背景:夜间“黑飞”频发,传统人工出警需 20 min。
-
方案:部署 50 架低空自主智能体(180 g/100 TOPS),具身智能实现“听声辨位-悬停拍照-追踪取证”,WM 预测非法机 3 min 后降落点。
-
效果:拦截成功率 92%,处警时间缩短至 5 min,全年节省警力 1.2 万人次。
五、标准与治理
-
空域图层标准:提出《低空数字地图技术规范》,已立项中国民航团体标准;
-
智能体适航:建立“AI 驾驶执照”分级,L1 遥控、L2 半自主、L3 条件自主、L4 高度自主、L5 完全自主;
-
数据安全:采用可信执行环境 + 联邦学习,确保企业飞行数据“可用不可见”;
-
可解释监管:WM 输出决策视频+条款引用,若置信度 <0.90 自动触发人工复核。
六、产业路线图
2025|标准奠基
-
发布低空数字地图、通信、智能体三项团体标准;
-
建成 3 个海岛/景区数字孪生空域试验场。
2027|规模试点
-
十大城市开通 100 条 eVTOL 城市摆渡航线;
-
无人机物流日均航班 >10 万架次,全部接入 WM 推演平台。
2030|生态繁荣
-
低空经济规模 2 万亿元,占 GDP 1.5%;
-
进入“自主飞、免审批、秒级调”的 3.0 阶段,人类角色从“驾驶者”转为“监督者”。
七、结论
空间智能让低空“看得见”,具身智能让飞行器“会思考”,世界模型让空域“可预测”。三元融合不是三项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定位-决策-推演”闭环的系统级创新。它将成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用技术底座,推动我国从“低空大国”迈向“低空强国”。
参考文献
[1] 时空基准科技. 空间智能:AI征服三维世界的进化密码. 微信公众号, 2025-08-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