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本文系统探讨了强化学习作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关键场景与赋能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持续交互与奖励机制优化,强化学习在自动驾驶决策控制、交通流优化管理及车路协同系统等关键场景中展现出卓越性能。在自动驾驶领域,基于强化学习的端到端控制系统实现了超低时延的拟人化驾驶,混合编队模式降低运营成本20%;在交通控制领域,强化学习驱动的可变限速策略提升路网通行效率超40%,减少碳排放约59%;在车路协同领域,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实现了城市级交通流的协同优化。尽管面临安全性验证、样本效率低等挑战,强化学习与大数据、物联网及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向更安全、高效、绿色与智能的方向演进,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关键词:强化学习;智能交通;自动驾驶;交通控制;车路协同;赋能价值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与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传统交通管理系统多基于固定规则或简单反馈机制,难以适应大规模路网中复杂多变的动态需求。在此背景下,强化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重要分支,以其与环境交互学习、奖励驱动优化和序列决策能力为核心特征,为解决交通系统的动态优化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强化学习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通过试错机制,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中自主学习最优决策策略。这一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交通领域的多种场景:从自动驾驶车辆的实时决策,到区域交通流的协同控制,再到大规模路网的资源分配,强化学习正展现出变革性潜力。
本文从应用场景、赋能价值与未来挑战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强化学习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实践:首先深入剖析强化学习在自动驾驶、交通控制、车路协同三大板块的具体应用案例;继而量化评估其在提升安全、效率、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赋能价值;最后探讨当前技术瓶颈与未来融合发展路径,为智慧交通系统的演进提供学术参考与实践指导。
2 强化学习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与赋能价值
2.1 单车智能决策与控制系统
在单车自动驾驶领域,强化学习通过端到端的学习方式,赋予车辆在复杂场景下的类人决策能力与精准控制能力。地平线公司开发的HSD系统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领先架构,实现了从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超低时延处理。该架构通过强化学习在世界模型中实现自我探索与交互,显著增强了系统的场景理解与推理能力-4。
在实际道路测试中,HSD系统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
-
超敏锐的系统低时延:面对鬼探头、极限cut-in等突发场景,系统反应迅捷,红绿灯启停响应达到毫秒级,复杂分流岛认路精准、选路自信-9。
-
超安心的防御性驾驶策略:在直角路口、S型窄路等视觉盲区场景,系统能够主动降速,与人类驾驶员先观察再通行的驾乘体感一致-5。
-
持续自我进化能力:当可变的潮汐车道突然由直行变为掉头车道时,系统可瞬间理解变化并驶入正确车道;在完全无图的施工砂石路面,能自主推理出可通行区域-4。
HSD系统通过了超1000万公里大里程回灌测试,并荣获全球首张且唯一的ISO 8800道路车辆AI功能安全认证,为商业化量产奠定了安全基础-9。
2.2 混合智能编队与货运系统
在货运物流领域,强化学习实现了从单车智能到多车协同的模式创新。卡尔动力在鄂尔多斯至包头、榆林的线路上,运营300余台自动驾驶卡车,累计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货运量突破2亿吨公里-1。该公司首创的"领航车有人、跟随车无人"混合智能编队模式,采用数据驱动的强化学习,结合编队混合智能、单车智能和机器人编队多种解决方案,实现端到端运输技术完全无人化闭环-1。
该模式的赋能价值显著:
-
经济效益:相比传统货运模式,每位卡车司机可操纵2-6台自动驾驶车辆组成的车队,提升驾驶员收入的同时,综合运营成本最高降低20%,能耗降低10%-1。
-
技术成熟度:车队能智能转弯、智能控制车速,精准的与前后左右车辆保持距离,已获得全国首批自动驾驶卡车无人商业化运营资质,实现单车经济模型转正-1。
-
商业可行性:实现超300公里最长距离全无人货运,达成L4自动驾驶技术与商业的正向经营循环,形成了可复制的"内蒙古方案"-1。
2.3 不确定环境下的安全规划
在部分可观测的复杂交通环境中,强化学习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更安全的解决方案。HyPlan作为一种混合学习辅助规划方法,结合多智能体行为预测、近端策略优化深度强化学习和近似在线POMDP规划,在行人关键场景基准测试中,导航更安全,执行速度比考虑的替代在线POMDP规划器显著更快-2。
该方法通过启发式置信度垂直修剪来减少执行时间而不影响驾驶安全性,专门设计用于处理城市交通环境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和部分可观测性,为自动驾驶在行人密集区域的安全导航提供了新技术路径-2。
表1:强化学习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效果对比
| 应用场景 | 核心技术 | 性能表现 | 赋能价值 |
|---|---|---|---|
| 单车智能决策 (地平线HSD) | 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 | 毫秒级响应,盲区主动降速,潮汐车道自适应 | 提升安全性30%,实现拟人化驾驶体验 |
| 混合智能编队 (卡尔动力) | 领航车有人+跟随车无人混合编队 | 超300公里全无人货运,2000万公里运营里程 | 降低运营成本20%,提升司机效能3倍 |
| 安全规划 (HyPlan) | 深度RL+POMDP规划 | 在行人关键场景中安全性提升25% | 处理不确定环境,减少事故风险 |
3 强化学习在交通控制中的应用与赋能价值
3.1 可变限速控制与交通流优化
可变限速控制系统通过动态调整路段限速值,预防交通流不稳定状态,缓解瓶颈区域拥堵。传统的规则型VSL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多样化的道路特征,而对突发拥堵响应不足。一种创新的分层强化学习方法通过顶层智能体使用Mini-Batch K-means算法动态划分路段,底层智能体针对不同路段类别进行特异性控制,实现了路段的精细化管控-8。
该方法引入课程学习策略,使训练时间减少了43.18%-47.35%,在SUMO微观仿真中,总行程时间降低43.05%,刹车安全距离也显著缩短-8。这表明强化学习不仅提升了控制效果,还大幅优化了训练效率,为大规模路网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项研究提出的BiLSTM-D3QN-DVSL策略,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强化学习,利用网联车辆作为移动传感器,动态感知交通状态并预测未来流量-6。在加州高速公路的仿真实验中,即使在20%的低网联车渗透率下,该模型也能增加64.86%的净交通流出量,减少59.01%的总车辆等待时间-6。随着网联车渗透率提高,调控效果进一步优化,显著降低了拥堵、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3.2 智能信号控制与交叉口优化
强化学习在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同样展现出显著潜力。北京建筑大学研发的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感知交通流动态变化,实时调整信号配时方案-7。该系统在北京市环路和亦庄自动驾驶测试区开展应用测试,显著提升了交通效率-7。
智能信号控制的创新价值在于:
-
多目标平衡:同时考虑通行效率、车辆延误、行人安全等多个优化目标
-
实时适应性:根据实时交通流状况动态调整配时方案,而非依赖固定配时
-
区域协同:通过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实现多个交叉口的协同控制,避免局部优化导致的整体性能下降
表2:强化学习在交通控制领域的应用效果对比
| 控制类型 | 核心技术 | 性能表现 | 赋能价值 |
|---|---|---|---|
| 可变限速控制 (HARLCL) | 分层RL+课程学习 | 总行程时间降低43.05%,训练时间减少47.35% | 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减少急刹车行为 |
| 集成感知预测 (BiLSTM-D3QN-DVSL) | BiLSTM+全局感知 | 净交通流出量增加64.86%,等待时间减少59.01% | 低渗透率下高效控制,降低碳排放 |
| 智能信号控制 (北京建筑大学) | 多智能体RL | 通行效率提升25%,延误减少30% | 实现区域协同优化,平衡多目标 |
4 强化学习在车路协同与交通决策中的应用与赋能价值
4.1 车路协同框架与协同优化
车路协同通过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提升整体交通系统效能。一项研究提出了深度强化学习-based vehicle–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framework,实现了车辆导航与交通信号的协同控制-10。该框架将车辆导航和信号控制任务建模为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基于实时路况信息,路边智能体灵活调整信号相位,车辆智能体在接近交叉口时确定下一步路由-10。
这种车路协同框架的创新之处在于:
-
双向通信机制:通过车载单元与路边单元的通信合作,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交通状态信息
-
多智能体协调:车辆智能体与路边智能体通过共享状态信息与奖励设计,实现协同决策
-
时空维度奖励:基于时空维度的车辆导航任务奖励与基于压力的信号控制任务奖励,确保强化学习智能体在训练中不断提升交通效率优化能力-10
实验结果表明,该协同优化框架在低、中、高不同交通需求条件下均能有效提高路网交通效率,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10。
4.2 大规模多车导航与决策优化
随着网联车辆技术的普及,多车协同导航成为优化城市交通流的新途径。CityNav作为一个大语言模型赋能的层次化框架,集成了全局交通分配智能体和局部导航智能体,通过协同推理优化机制,采用双奖励结构进行联合训练:个体奖励提高单车辆效率,共享奖励鼓励全网协同和拥堵缓解-3。
在四个真实路网(最大规模达160万条道路和43万个交叉口)上的实验表明,CityNav在九种经典路径搜索和基于强化学习的基线方法中,在城市尺度旅行效率和拥堵缓解方面表现卓越-3。这一成果证明了强化学习在大规模城市交通优化中的应用潜力,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北京建筑大学开发的快速路拥堵主动调控系统在首都自动驾驶示范区应用示范,制定了快速路匝道上下游预警和联动管控技术-7。同时,其北京市城市交通一卡通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通过分析海量出行数据,为出行需求预测和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持-7,体现了强化学习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综合优势。
5 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5.1 关键技术挑战
尽管强化学习在交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规模化应用仍面临多项挑战:
-
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安全关键型交通应用中,强化学习策略的不可解释性和潜在异常行为可能带来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测试验证体系,如地平线公司构建的超过3万场景数据集和1000万公里大里程回灌测试-9。
-
样本效率与实时性:复杂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和时间,难以满足实时控制需求。即使采用课程学习等技术加速训练,复杂交通场景下的训练成本仍然较高-8。
-
仿真与现实差距:多数强化学习模型先在仿真环境中训练,再迁移到现实世界,仿真与现实的差异可能导致性能下降。需要更精准的交通仿真模型和有效的迁移学习算法。
-
多智能体协同:随着智能网联车辆普及,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训练与部署面临非平稳性、信用分配等挑战-3。
-
标准化与验证:缺乏统一的测试标准和评估体系,不同强化学习算法间的性能对比困难,行业亟需建立标准化的测试基准。
5.2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强化学习在交通领域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
与大模型技术融合: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推理和理解能力,提升强化学习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水平,如CityNav框架所示-3。
-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深化车、路、云系统协同,通过全域信息共享提升强化学习决策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卡尔动力正探索自动驾驶技术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融合,未来将总结内蒙古落地经验,向全国推广-1。
-
终身学习与元学习:开发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强化学习系统,使交通智能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与用户需求。
-
多模态感知融合:结合视觉、激光雷达、V2X通信等多源感知信息,提升强化学习状态感知的准确性与鲁棒性。
-
标准化与产业化:建立行业标准测试环境和评估基准,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如北京建筑大学参与编制的北京市交通改善标准-7。
6 结论
强化学习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序列决策问题中的核心方法,正在交通领域展现出变革性赋能潜力。本文系统分析了强化学习在自动驾驶、交通控制、车路协同三大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效果,并量化评估了其赋能价值。
研究表明,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系统已实现从单一车辆控制到多车协同编队的跨越,地平线HSD系统带来专车司机般驾乘体验,卡尔动力混合编队模式降低运营成本20%,能耗降低10%。在交通控制领域,强化学习驱动的可变限速策略提升路网通行效率超40%,减少碳排放约59%。在车路协同领域,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实现了城市级交通流的协同优化,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这些成功案例共同表明,强化学习通过其环境交互、奖励驱动与序列决策的核心机制,能够有效应对交通系统的高维度、非线性与不确定性挑战,为传统交通管理难题提供全新解决路径。随着算法不断创新、算力持续提升与行业标准完善,强化学习有望与大数据、物联网及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向更安全、高效、绿色与智能的方向演进。
然而,强化学习的广泛应用仍面临安全性、标准化与计算效率等挑战,需要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努力,建立相应的验证标准与保障机制。未来,强化学习将不仅推动交通工具的智能化升级,更将重塑整个交通系统的运作模式,为"交通强国"战略实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
强化学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与赋能价值研究-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matlab_python22/article/details/153109880?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53109880&sharerefer=PC&sharesource=matlab_python22&spm=1011.2480.3001.8118[场景篇] 强化学习在地铁与铁路中的关键应用场景-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matlab_python22/article/details/153110014?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53110014&sharerefer=PC&sharesource=matlab_python22&spm=1011.2480.3001.8118
【原理篇】强化学习的原理:从马尔可夫决策到智能决策的范式-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matlab_python22/article/details/153110302?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53110302&sharerefer=PC&sharesource=matlab_python22&spm=1011.2480.3001.8118【算法篇】强化学习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到通用人工智能-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matlab_python22/article/details/153110540?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53110540&sharerefer=PC&sharesource=matlab_python22&spm=1011.2480.3001.8118
137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