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 乙级1018 锤子剪刀布 (20 分)

本文介绍了一种算法,用于统计两人在多次交锋中使用锤子、剪刀、布手势的胜负情况,并分析了各自胜算最大的手势选择。通过记录每次交锋信息,算法能精确计算出胜、平、负的次数,以及哪种手势被使用的胜率最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现给出两人的交锋记录,请统计双方的胜、平、负次数,并且给出双方分别出什么手势的胜算最大。
输入格式:
输入第 1 行给出正整数 N(≤10^​5 ),即双方交锋的次数。随后 N 行,每行给出一次交锋的信息,即甲、乙双方同时给出的的手势。C 代表“锤子”、J 代表“剪刀”、B 代表“布”,第 1 个字母代表甲方,第 2 个代表乙方,中间有 1 个空格。

输出格式:

输出第 1、2 行分别给出甲、乙的胜、平、负次数,数字间以 1 个空格分隔。第 3 行给出两个字母,分别代表甲、乙获胜次数最多的手势,中间有 1 个空格。如果解不唯一,则输出按字母序最小的解。

输入样例:

10
C J
J B
C B
B B
B C
C C
C B
J B
B C
J J
输出样例:

5 3 2
2 3 5
B B
代码思路:分别记录甲剪子石头布以及乙剪刀石头布赢的次数,同时要注意如果解不唯一,则输出按字母序最小的解。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ying1=0,ping=0,ying2=0,ying3=0;
	int n;
	int flag1=0,flag2=0,flag3=0;
	int i=0;
	scanf("%d",&n);
	getchar();
	char c1,c2;
	for(i=0;i<n;i++)
	{
			
			scanf("%c",&c1);
			getchar();
			scanf("%c",&c2);
			getchar();			
	

  //分别记录甲和乙赢的次数; 
	if(c1==c2)
	{
		ping++;
	}
	if(c1=='C'&&c2=='J')
	{
		ying1++;
	}
	if(c1=='J'&&c2=='B')
	{
		ying2++;
	}
	if(c1=='B'&&c2=='C')
	{
		ying3++;
	}
	if(c2=='C'&&c1=='J')
	{
		flag1++;
	}
	if(c2=='J'&&c1=='B')
	{
		flag2++;
	}
	if(c2=='B'&&c1=='C')
	{
		flag3++;
	}
	
}
printf("%d %d %d\n",(ying1+ying2+ying3),ping,n-ping-(ying1+ying2+ying3));	
printf("%d %d %d\n",n-ping-(ying1+ying2+ying3),ping,(ying1+ying2+ying3));

if(ying3>=ying1&&ying3>=ying2)  //注意如果赢的次数有相同的话,则按字母升序输出; 
{
	printf("B ");
}else if(ying2>ying1&&ying2>ying3)
printf("J ");
else printf("C ");
	if(flag3>=flag1&&flag3>=flag2)
{
	printf("B");
}else if(flag2>flag1&&flag2>flag3)
printf("J");
else printf("C");
	return 0;
}

### PTA平台上的锤子剪刀题目实现 #### 题目描述 给定正整数 \(N\) (\(N \leq 10^5\)),表示双方交锋的次数。每次交锋由两个字符组成,第一个字符代表甲方的手势 (C 表示“锤子”, J 表示“剪刀”, B 表示“),第二个字符代表乙方的手势。手势之间的胜负关系如下: - 锤子(C)剪刀(J),输 给 (B); - 剪刀(J)(B),输 给 锤子(C); - (B)锤子(C),输 给 剪刀(J)[^2]。 程序需统计并输出以下内容: 1. 甲、乙两方各自的胜、平、负次数; 2. 双方获胜次数最多的手势(若有多个手势满足条件,则取字典序最小的那个)[^4]。 --- #### 解决方案 以下是基于上述需求的一种 Python 实现方式: ```python def main(): import sys # 输入处理 lines = sys.stdin.read().splitlines() n = int(lines[0]) # 总回合数 results = lines[1:] # 各轮次的结果列表 # 初始化计数器 win_a, draw, lose_a = 0, 0, 0 # 甲方胜/平/败次数 count_win_a = {'B': 0, 'C': 0, 'J': 0} # 记录甲方各手势胜利次数 count_win_b = {'B': 0, 'C': 0, 'J': 0} # 记录乙方各手势胜利次数 # 定义胜负逻辑表 rules = { ('C', 'J'): 'A', ('C', 'B'): 'B', ('J', 'B'): 'A', ('J', 'C'): 'B', ('B', 'C'): 'A', ('B', 'J'): 'B' } # 处理每一局比赛 for line in results: a, b = line.split() # 获取甲乙双方手势 if a == b: # 平局情况 draw += 1 elif (a, b) in rules and rules[(a, b)] == 'A': win_a += 1 count_win_a[a] += 1 else: count_win_b[b] += 1 lose_a += 1 # 找到获胜最多的 gesture max_gesture_a = min([k for k, v in count_win_a.items() if v == max(count_win_a.values())], default=' ') max_gesture_b = min([k for k, v in count_win_b.items() if v == max(count_win_b.values())], default=' ') # 输出结果 print(f"{win_a} {draw} {lose_a}") print(f"{n - lose_a - draw} {draw} {n - win_a - draw}") # 对应乙方的胜/平/负 print(max_gesture_a, max_gesture_b) main() ``` --- #### 关键点解析 1. **数据结构设计** 使用 `count_win_a` 和 `count_win_b` 字典来记录甲乙双方各自手势的胜利次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找到获胜次数最多的手势,并按照字典序选取最小的一个[^3]。 2. **胜负判定逻辑** 利用嵌套元组 `(a, b)` 来定义规则表 `rules`,简化了复杂的多支判断过程。这种做法仅提高了代码可读性,还减少了潜在错误的发生概率[^5]。 3. **效率优化** 整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是总的比赛场次。由于只需要遍历一次输入即可完成所有统计工作,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下的快速运算[^1]。 --- #### 注意事项 当某一方完全没有赢得任何一场比赛时,其对应的 “获胜次数最多的手势” 应为空白字符串 `' '`。此细节已在代码中默认考虑到了。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蓑烟雨荏平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