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力》

教会什么: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及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培养什么:感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

课标: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
2.2 机械运动和力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例3 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4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4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例5 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受力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0,那么这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8.1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受力成正比。(F=ma)——高中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7.1

一、导入——力的感性认识
在开始前,老师手中有一个水壶,但是这个水壶的盖子盖太紧了,有没有同学帮我打开它?(师生互动)
那么刚刚帮老师打开水壶的时候,这位同学是如何打开的呢?(用力将瓶盖转开)
而“力”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也是贯穿整个八下物理的主要内容。——板书

二、力的基本概念
那么“力”在生活中常见吗?(常见)
能不能用你们桌上的学习用品(笔、橡皮、尺子等),来展示一下(学生活动+上台演示)
1、通过“力”我们可以做到什么?
——把笔盖拔开、弯曲尺子、捏变形橡皮、使用尺子弹飞橡皮……
——这些比如物体之间的拔、弯曲、捏、弹飞、排斥、吸引等都叫做 作用,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力的作用
比如我下课推了一下自己的同桌,也就是说我对同桌进行了作用。
补充: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多种形式,例如热传导、光的传播等,虽然这些都是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耶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