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哲学思考
dev.null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公平的,觉得不公平是因为角度太片面
公平并非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完全相同的资源或机会,而是指在特定的规则下,每个人都遵循相同的准则。比如,一场竞赛中,规则对所有参赛者都是一致的,但参赛者的起点、能力或经验各不相同,这是否意味着比赛不公平呢?当我们放下片面的成见,去理解规则的本质和因果的逻辑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公平的。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不公平”,感叹命运对自己的无情,或认为某些人得到了更多的机会。然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些现象时,可能会发现,所谓的不公平,其实只是源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太过片面。原创 2024-12-24 22:21:15 · 235 阅读 · 0 评论 -
智能的意义是降低世界的不确定性
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而智能天生就追求一定的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性会危及智能的生存。智能本身是一种有序、相对确定的结构产生的,虽然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这些不确定性有利于智能的进化,但是,相对而言,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远远高于智能内部。当然,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人类掷骰子、洗牌,增加了某种不确定性,这是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性,有时并不是越确定越好,智能使得世界能够更加确定地生成不确定的结果。因此,智能内部的确定性不断向外界扩散,就像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一样,使得世界更加确定。原创 2024-08-22 22:24:15 · 329 阅读 · 0 评论 -
有些信息注定会丢失
有很多因素会导致信息丢失,例如采集信息的过程本身就会干扰原始的信息,可以参考另一篇文章《完全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采集手段的局限性,无论多么先进的采集手段总有无法还原的信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信息被黑洞吞噬。虽然大量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掌控之外的信息导致意外的概率很低,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是否会导致某个关键时刻出问题。即使是高度可解释的事物,在一些复杂情况下,有些细节也无法完全记录,只能知道是最终结果。然而,很遗憾的是,有一些信息注定会丢失,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信息,而且即使能够获取,智能也不能完全利用。原创 2024-08-22 22:21:10 · 536 阅读 · 0 评论 -
研究自指的最好方法是自指本身
然而,研究自指不同,虽然也可以分离研究,但是这样没有领悟到自指的精髓,很难取得成功。自指相对于人工智能、数学、物理等学科,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就像“这句话是假话”相对于大多数语句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一样,因此应该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研究。虽然这似乎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但是其实如果将其普遍化,则可以解释很多现象,而且这种解释会比已有的解释更加简洁,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就像“这句话是假话”,在于“这句话”从句子中分离出来,需要去看看它代表的是什么,结果发现回到了这句话本身,因此创造了自指。原创 2024-08-18 22:53:20 · 231 阅读 · 0 评论 -
在宇宙内部理解宇宙意味着什么
意识到规则的存在并且利用”和“规则直接影响事物”是不一样的,前者就像产生了一个循环,出现了更高层次的一些东西。这似乎没有什么奇怪的,就像在赛场的运动员知道比赛的规则一样,规则影响内部行为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这一点很神奇,因为宇宙的规则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影响宇宙内部的行为。宇宙内部可以理解宇宙的一些原理,例如“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虽然这可能是事实,但是这更像是在宇宙层面的规则,在宇宙内部的人类能够知道这一点并且利用。宇宙内部为什么需要理解规则?原创 2024-08-13 20:50:31 · 287 阅读 · 0 评论 -
擅于辩论的人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但是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
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即使面对事实,辩论家可以解释成相反的现象,但是有一点无法解决,那就是会动摇自身赖以生存的根基。例如“吃砒霜会死”,辩论家可以说成不会死,但是如果要自己尝试,辩论家无法将死的自己说成活的自己。当然可以说辩论家会有很多巧妙的方式避开真的吃砒霜,但是本质上都无法真正绕开和自己辩论的矛盾,导致自己能够辩论的根基都无法存在。辩论的基础是事实和逻辑,即使是最优秀的辩手,也必须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如果某个观点与事实相悖,或者逻辑上存在无法弥补的漏洞,那么无论辩手如何巧舌如簧,都难以让听众信服。原创 2024-08-01 22:26:13 · 349 阅读 · 0 评论 -
少量的事物如何产生复杂的结构——通过智能
宇宙追求高度简洁,不会为每种场景都设计专门的事物,而是创造出少量种类的事物后通过另一种机制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种机制就是智能。因此,智能必然是通用的,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如果不是通用的则违背了宇宙的初衷。如果智能不是通用的,宇宙完全可以为特殊的场景创造特殊的事物,甚至比专门创造特殊的智能更简单。原创 2024-07-27 21:38:22 · 578 阅读 · 0 评论 -
心胸宽广与有原则的平衡点
例如即使某位将军想原谅了投降的敌人,但是手下人不愿意,因为有不少战友死在敌人的手下,要替他们报仇。不仅仅这是一种合理的愿望,而且手下人会想哪天自己战死了,杀了自己的敌人只要投降就没事,将会失去斗志。因此,是否原谅敌人不是完全能由伟人自己决定的,还是要有一定原则。当然少数几次可以凭借威望而压制手下人的不满,如果大量地原谅那势必会影响自己的领导权威乃至整个事业的成功。伟人的心胸都是宽广的,能够原谅几乎所有人。但是有时候不能太没有原则,谁都原谅,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对团队造成不良影响。原创 2024-07-27 09:39:19 · 407 阅读 · 0 评论 -
因即果,果即因
例如,某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发奋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虽然说发奋努力的因不是实现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愿望,但是如果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除了时间先后,原因和结果没有本质的区别。再例如,某个人看到旧社会的某个问题,决心改革,先定下了这个目标,然后逐渐发现更多不合理的地方,看起来改革的原因是他看到了旧社会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其实可以理解为先有了改革的目标,之后为了让这个目标具有更加充足的原因而制造了后来看到的不合理之处。“有因才有果”、“先有因,后有果”,是人们通常的认知。原创 2024-07-27 09:37:18 · 684 阅读 · 0 评论 -
拿到什么牌打什么牌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极好的开局有意思,或者就喜欢轻松地度过一生,又或者有的人会说开局是最强形态不代表一切顺利,只是会有更大的挑战,很多人喜欢这样更大的挑战。不同的开局其实是一样的,评价一个人的成功是主要看拿到怎么样的开局并且取得了怎么样的结果,不能只看结果。越差的开局其实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时可以将之前看成开局的一部分,自己拿到的是一把残局,如果接下来打得精彩同样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开局,有的人可能会抱怨,为什么自己不具有更好的开局,例如为什么自己不是一个天才、拥有优越的家庭条件等等。原创 2024-07-26 09:27:46 · 372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凡事都要有度
实际的犯罪都是有一个过程的,由轻度到严重,如果过于严厉的法律会导致轻微犯罪和严重犯罪的惩罚相差不大,从而使得犯罪分子“一不做二不休”。为什么不是更高或更低的温度,因为可以想象或者说实际存在的温度无疑是更多的,因此事物的温度就显得是在中间,而显示出有一个度了。更深层次来说,为什么事物的性质是各有不同而且处于某个特定值的,这当然可以说宇宙的性质就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宇宙就不会这么稳定,而且缺乏规律,无法出现这么多复杂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度,人类的行为也需要和度契合,不能无视度而简单粗暴地一视同仁。原创 2024-07-26 09:26:52 · 352 阅读 · 0 评论 -
人类远未触及自然规律的本质
然而,直觉告诉我们,这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定存在着什么决定了这一点,这体现了宇宙的根本规则,而人类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人类所做的“探索性”、“开创性”的科研工作,其实只是用类似的方法做重复性的工作,真正开创性的工作很少。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看起来研究清楚了原理,其实只是发现了更深层次的现象,对于本质性的问题研究甚浅。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对于这样或那样的现象我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余的都是细枝末节。原创 2024-07-10 22:01:13 · 652 阅读 · 0 评论 -
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了等量的丑
因此,当看到过于丑恶的事物时,不用过于难受,毕竟这就是世界的美丑组合,如果没有这些丑,也就没有等量的美。然而,在创造美的同时,其实也创造了等量的丑,不仅仅是因为创造美的过程会带来很多丑的副产物,而且美的事物的出现会使得其它的美减色,而且使得其它的丑显得更丑。笔者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当看到世界上的一些非常丑恶的事物,内心就非常难受,无法理解我们的世界怎么会有如此丑恶的事物,强烈不愿意和它们在同一个世界。因为美和丑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美就没有丑,没有丑也就没有美,它们互相衬托。人们都喜欢美的事物,讨厌丑的事物。原创 2024-05-06 22:29:51 · 261 阅读 · 0 评论 -
所有战争的根本原因:加速人类进化
战争使得人类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只有强者能够生存下来,从而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过程。三是战争本身也是有意义的,有很多发展是被战争推动的。在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任何科技进步带来的帮助都是巨大的,因此双方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加班加点地研发。当然,也不是战争越久越好,当战争持续过久,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超过正面作用。战争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土地矛盾等,但是这些都是表象,根本原因是为了加速人类进化。战争就像一个人类自发形成的选拔机制一样,不需要外部因素影响,人类自我就具有了不断进化的强大动力。原创 2024-05-01 22:29:25 · 301 阅读 · 0 评论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族群只是一个方面,一些异族人虽然基因不同,但是在精神层面可能比一些本族人更像本族人。例如白求恩大夫,虽然是加拿大人,但是在信仰上比大多数中国人还要坚定,从精神层面来分析,他才是的“本族人”。看起来很有道理,即使是投降、投靠的异族人,甚至被自己本族人深深伤害而怀有仇恨的人,也未必会完全背叛他们的族群。毕竟这是人类乃至事物的本性,同一个族群的个体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感应和共情,在关键时刻也许会泛起一丝的犹豫和同情。更何况,有些人真的能够抛下种族观念,坚定地支持自己的信仰。原创 2024-04-19 21:04:58 · 936 阅读 · 0 评论 -
存在万物理论吗
万物理论是物理学和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归结于一个基本的、普遍适用的原理。在物理学上,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统一的理论,能够解释所有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描述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现象。进一步推广,在哲学上,人们也在追求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现象,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又或者,在我们不断尝试统一的过程中,事物同时也在演化,新的规律不断出现(不是指细枝末节的规律,而是会影响基本规律的新规律),这会是一场速度的竞争,导致万物理论始终处于修改过程中。原创 2024-04-19 20:57:05 · 525 阅读 · 0 评论 -
有些人不是格局不够大,而是做出自己掌控之中的选择
在分析历史上一些失败人物时,人们往往会看到他们的一些错误做法,例如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却不以大局为重。在我们看来是因为他们的格局太小,其实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他们也知道格局大应该怎么做,但是限于自己的能力,如果以大局为重却无法掌控大局,这时还不如计较一城一池,这才是对于他们而言利益更大化的选择。相比于以大局为重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计较一城一池是更加稳扎稳打的做法,最终成功的概率还会大一些。原创 2024-04-16 23:42:31 · 319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这么平淡
这里的平淡是指,我们的世界没有太多令人非常惊奇的事物,例如魔法、怪兽、外星人等等,也没有太多大的事件、非常奇怪的事件,流传的一些事件很多都是添油加醋加工过,即使这样也不够惊奇。人们只能通过文学影视作品来满足一点想象力。当然,过于惊奇的世界不够稳定,人类无法生存。何况,人类对于世界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不觉得惊奇,对于孩子而言,世界仍然存在很多奇妙的事物。要想让成年人也感到惊奇,宇宙没有那么多变化,或者说,人类探索未知的速度还不够快。原创 2024-04-08 23:18:04 · 150 阅读 · 0 评论 -
一个星球上能同时存在多种智慧生命吗
从理论上讲,多种智慧生命共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地球的资源能够同时满足生存需求。从当今的自然界看,大量非智慧生命也能够和谐相处,甚至存在着共生现象。作为智慧生命应该有更高的觉悟,更能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更能意识到互相争斗对于各方都不利。然而,也许也正是智慧生命的特点导致无法共同存在,因为各方都有更高的追求和野心,都想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加证明自己的优越,从而争斗得你死我活。我们的地球只有一种智慧生命(至少目前已知的),是因为恰好孕育出一种,还是在演化过程中淘汰掉了其它智慧生命,这是一个谜题。原创 2024-03-26 23:49:24 · 164 阅读 · 0 评论 -
我们都在用太阳的能量思考,可能被太阳控制思想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人可能觉得是无稽之谈,因为能量怎么能影响思想。然而,因为我们的思想也是用太阳的能量产生的,也许我们认为“能量不能影响思想”正是太阳控制下产生的错误结论。因此,这可能是一个无法证伪的问题,因为一旦找出证据,那么就可以说是太阳控制下产生的,不足为信。不过,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人类思考的能量的确几乎全部来自太阳,食物都是由太阳的能量转换而来,即使用化石燃料产生光照种出植物也是在利用远古时期太阳的能量。如果外星人使用的另一种能量思考,是否也是导致它们思想和我们不同的原因之一?原创 2024-03-12 22:50:28 · 528 阅读 · 0 评论 -
存在真正创造性的工作吗
一些工作被认为是创造性的,因为它不是机械地重复某件事,而是会创造一些之前不存在的东西,例如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然而,这些工作其实也是在重复,不是真正的创造性工作。看起来在创新,其实是按前人确定的创新模式进行创新或者模仿宇宙的方式,即使“开创新流派”、“取得新发现”也是如此。“太阳底下无新事”,看起来创造了全新的事物,其实早已存在类似的事物。举例来说,如果一名材料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材料,他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都是学界已有的,其实也是某种重复,和工人在流水线上的工作没有本质区别。原创 2024-01-01 21:58:53 · 412 阅读 · 0 评论 -
人类真的在进步吗
我们认为人类在进步是按照我们的评价标准而已,而且这个标准还是片面的。综合来看,人类并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也会失去等量的其它东西。对于每个人来说,由于站在特定的角度,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会认为人类在进步或者退步。如果让自己选择某种生活,会选择自己认为更进步的一种,而事实上,每种生活是一样的。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人类在进步,毕竟人类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发达,能够做到很多之前做不到的事。然而,人类在取得这些进步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现在看来可能是无关紧要,但是事实上未必如此。原创 2023-10-09 09:50:20 · 76 阅读 · 0 评论 -
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
古往今来,有很多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在人们看来这是为了人类利益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失,没有最大化。然而,即使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也是使得他们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在他们的理解中,舍生取义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对于自身的利益而言,带来的利益也高于苟且偷生的利益。我们认为某个人的选择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只是我们的价值观不同,我们认为重要的利益在其他人看来可能一文不值。由于每个人的判断能力、接收的信息有限,有些选择事实上没有利益最大化,但是每个人都在尽量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原创 2023-08-20 22:28:51 · 190 阅读 · 0 评论 -
负面情绪为什么没有在进化中淘汰
首先,人类具有摆脱负面情绪的天性,因此负面情绪的存在可以驱动人类更快地解决问题。这和痛觉的存在有类似之处——如果不存在痛觉,人类只从身体表面观察可能不会那么直观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从而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及时解决问题。例如,正常情况下的人类也许不会做一些危险的事,但是在愤怒、兴奋等情绪下,可能就会去做。最后,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负面情绪的存在烘托出正面情绪的宝贵。更糟糕的是,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控制这些负面情绪。当然,任何情绪太强烈都会导致负面作用超越正面作用,即使负面情绪是有意义的,我们也要控制好程度。原创 2023-07-23 20:45:13 · 132 阅读 · 0 评论 -
存在真正的独一无二吗
世界上有很多珍贵的事物,人们往往形容它们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然而,事实上存在着大量与这些事物相似的事物,如果人们认为这些事物是非常珍贵的,那么就应该认为相似的这些事物也具有一定的珍贵性,虽然可能差距很大,但绝不是不可企及的。相似的事物减弱了这些事物的独一无二性。例如,虽然《蒙娜丽莎》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存在着大量与之类似的画作,如果喜欢《蒙娜丽莎》就没有理由不喜欢这些画作,只是喜欢程度的差别而已。如果《蒙娜丽莎》不幸消失了,虽然是人类的一大损失,但是其实并没有多么严重。原创 2023-08-16 22:50:42 · 8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