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算法:对于下图路径规划问题,定义估价函数
f(x)=g(x)+h(x)
g(x):从起点方格,沿着产生的路径,移动到网格上第x方格的移动耗费。
h(x):从网格上x方格移动到终点的预估耗费。
令水平或垂直移动的耗费为10,对角线方向耗费为14。
计算g(x)方法:取x父节点的g值,然后依照它相对父节点是对角线方向或者直角方向(非对角线),分别增加14或10。
计算h(x)方法:计算x格到目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数量总和,忽略对角线方向,然后将结果乘以10。
|
|
|
|
|
|
|
|
|
|
|
|
本文探讨A*算法在路径规划问题中的应用,详细解释了估价函数f(x)=g(x)+h(x),其中g(x)表示从起点到当前方格的实际代价,h(x)为从当前方格到终点的预估代价。移动耗费设定为水平/垂直10,对角线14。同时,介绍了如何计算g(x)和h(x),并提出通过编程实现A*算法来演示路径搜索的过程和结果。
3.A*算法:对于下图路径规划问题,定义估价函数
f(x)=g(x)+h(x)
g(x):从起点方格,沿着产生的路径,移动到网格上第x方格的移动耗费。
h(x):从网格上x方格移动到终点的预估耗费。
令水平或垂直移动的耗费为10,对角线方向耗费为14。
计算g(x)方法:取x父节点的g值,然后依照它相对父节点是对角线方向或者直角方向(非对角线),分别增加14或10。
计算h(x)方法:计算x格到目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数量总和,忽略对角线方向,然后将结果乘以10。
|
|
|
|
|
|
|
|
|
|
|
|
3771
12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