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状网络仿真与路由协议详解
1. 无线网状网络仿真技术
在无线网状网络的研究与实践中,有多种技术可用于网络仿真,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
1.1 4 - 地址模式
4 - 地址模式展示了基于Linux的系统(包括像OpenWRT这样的嵌入式系统)如何支持mac80211驱动的WDS模式。不过,它与其他WDS实现不兼容,这意味着为了让WDS正常工作,所有端点都需要使用这种模式。幸运的是,如果支持主接口(如接入点)或管理接口(如工作站)的操作模式,所有mac80211驱动都支持4 - 地址模式。
在有线以太网中,只有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本质上是下一跳地址)。但在无线局域网中,当一个IEEE 802.11设备向接收设备传输数据时,这两个设备中的一个(或两个)可能不是开放系统互连(OSI)第二层流量的实际源或目的地。因此,可能需要四个不同的地址:
- 发送方地址:用于发送确认信息。
- 接收方地址:指示帧的接收者。
- 源地址:仅在无线分布式系统(DS)中使用,当一个接入点将帧转发到另一个接入点时,包含原始接入点的源地址。
- 目的地址:供接入点和DS进行过滤。
你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中的说明来模拟4 - 地址场景: https://github.com/mesh - book/instructions/blob/master/4addr.md
1.2 WiFi Direct
WiFi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