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量子机器学习进行卫星图像分类
1 引言
随着计算平台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在地球科学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以更好地适配机器学习模型。量子信息工具为改变当前机器学习实践范式提供了新途径。
1.1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L)这一术语由 Arthur Samuel 在 1959 年提出,旨在让计算机能够独立学习。其总体目标是开发算法,使其能从复杂的大量训练数据中自主学习。ML 可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监督学习中,算法依据标签进行学习;无监督学习则无需标签,直接从数据中学习。深度学习是 ML 的最新发展,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图像分类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处理经典数据时,CPU 和 GPU 可减少经典计算的时间限制。但当数据量巨大时,传统系统训练时间过长,因此需要更强大的“量子机器学习”(QML)系统。本文旨在利用 QML 识别卫星图像中的土地覆盖类型,无需实地考察即可了解土地使用情况。
1.2 量子计算机与信息学
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量子”是个热门词汇。不过本文不探讨用量子物理解决地球物理问题,而是关注 QML 的常见理解和实践,以及其在土地覆盖分类任务中的应用。
量子物理在信息学(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现代实际应用主要有三个领域:量子通信、量子计算(QC)和量子传感(及计量学)。QML 是 QC 中快速发展的领域,其发展得益于量子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 Google 量子计算机为例,它采用 Sycamore 处理器,拥有多达 54 个超导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力学特性执行经典物理定律无法完成的任务,有望加速机器学习处理数字数据,发现传统系统难以学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