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类对3D形状的感知:主流方法综述

3D形状感知主流方法综述

人类对3D形状的感知:主流方法综述

1. 引言

在计算机视觉长达50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一张或多张2D图像重建3D形状一直是一项重大挑战。而在心理学领域,理解人类视觉系统如何完成这一任务的挑战则持续了约一千年。早在1083年,阿尔哈曾(Alhazen)就在其著作中对人类形状感知进行了书面记载,并定义了形状恒常性,即尽管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形状会因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但人们对物体形状的感知保持不变。形状恒常性现象在形状感知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理解人类如何真实感知3D形状的关键。

虽然计算机视觉和人类视觉研究群体都在致力于构建视觉系统理论,但二者之间的交流却十分有限。接下来,我们将简要解释二者为何长期独立研究,并对3D形状感知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 计算机视觉与人类视觉的差异

计算机视觉的起源与心理学的认知革命同步,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认知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会合作构建人类大脑和思维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然而,很快人们就发现这项任务极其困难。一方面,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大脑和思维的工作机制了解有限;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难以实现一些简单的心理功能,如手写文字识别。这些困难导致了两个研究群体的分离。

心理学界专注于研究易于建模的心理功能,如颜色、对比度和深度的感知编码。而计算机视觉界则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不太关注解决方案是否符合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20世纪70年代,大卫·马尔(David Marr)曾试图将两个群体联系起来,强调理解人类视觉作为通用视觉系统的重要性,但未取得成功。不过,他的观点对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经过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