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喷气推进机器人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1. 喷气推进器的设计与性能
1.1 喷气推进器的结构设计
喷气推进器的设计涉及多个关键参数。为了在阀门行程内实现所需的平均力,同时使弹簧杆长度小于 47 毫米以适配水箱,钢丝直径设定为 0.8 毫米,这产生了约 40 N 的近恒定力。钢件进行了轻微预屈曲处理,确保阀门打开时钢丝朝正确方向偏转。
为向加压容器提供电气导管,容器壁用作负极接地,通过水箱端部固定一个绝缘螺栓。形状记忆合金(SMA)钢丝两端连接黄铜触点,当阀门组件插入时,触点与容器壁和螺栓接触,形成完整电路且不影响密封。SMA 钢丝由 100 Hz、9.1 A、占空比 50%、持续 1 秒的电流脉冲序列驱动,这需要 7.4 V 电池提供 1.3 mAh 的电量,电流脉冲由 Arduino 微控制器控制和计时。排除控制电子设备后,推进器质量为 41.9 g。
1.2 水箱注水与静态性能测试
为使喷气水箱跃出水面,需从周围吸入水。测试时,水箱初始手动注水,后续原型在水箱喷嘴另一端安装止回阀,使水箱在气体释放加压前能被动注水,并在喷气时保持压力。
静态推力测试将装置垂直安装在负载传感器上,以 2500 Hz 记录力数据。传感器在水箱注满水时归零,因此水排出时的重量减轻也被力传感器测量。记录了六次驱动的推力曲线,最后一次测试在水下进行。
推力曲线呈现水加速时压力迅速上升、水在持续压力下排出以及剩余气体排出时推力逐渐减小的特征。重复测试的推力曲线一致性良好,微小差异可能源于充电用 CO₂ 罐温度变化,因为 CO₂ 蒸汽压力随温度变化(20°C 时为 57 bar,约 1.25 bar/°C)。
水排出末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