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难民执行任务中的心理生理反应

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性抑郁难民在执行任务中的心理生理反应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共病性抑郁的移民/难民在执行任务暴露时生理反应的变化。方法:来自原籍国战争暴露后的22名PTSD患者以及23名有类似经历但无精神疾病诊断的对照受试者被招募参与本研究。参与者接受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作为一套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的一部分。测量心血管活动和皮肤电导以评估在WCST中的表现。结果:执行功能损害与PTSD症状加重相关。低水平皮肤电导与执行问题相关,但主观、认知和生理测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尚无定论。结论:结果表明,PTSD中的执行功能损害与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升高的创伤后症状以及创伤暴露后的抑郁相关。然而,我们的发现并未显示出不同心理生理测量之间的显著跨系统反应性。该结果与多系统应激反应和广泛性唤醒假说相矛盾,这些假说认为PTSD中主观、认知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强相关性。

关键词 :认知,执行功能,移民/难民,心率变异性,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本研究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在执行一项执行任务时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焦虑与受限的生理反应变异性相关(Friedman & Thayer,1998)。以持续性焦虑为特征的疾病,例如PTSD(DSM‐IV;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可能会改变对变化环境的反应能力,变得僵化且不灵活。反应变异性降低表现为认知、情感和生理上的不灵活性(Thayer et al.,2000)。因此,要理解心理诱发的应激反应,我们必须评估情境所暗示的威胁、相关的情绪反应及其心血管伴随现象(Al’Absi et al.,1997)。然而,整合焦虑的认知、情感和生理伴随现象的研究仍然较少(Al’Absi et al.,1997;Thayer & Friedman,1997)。

执行功能问题在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个体中表现明显(Asbjørnsen,2011;Johnsen, Kanagaratnam, & Asbjørnsen,2011;Kanagaratnam & Asbjørnsen,2007;Polak 等,2012),而这些问题似乎会影响个体对复杂感官环境的反应和应对能力,尤其是在经历压力和无助感的条件下。执行功能对于快速转换思维模式以及适应各种应激情境至关重要,并且是日常生活中应对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研究发现,执行功能与一般智力相互关联。此外,对创伤经历进行认知加工的能力似乎能够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Kanagaratnam, Raundalen, & Asbjørnsen,2005)。因此,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研究在临床和理论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般精神病理学的程度也可能对执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执行功能障碍可能并非特异性的诊断标志(Stordal 等,2005)。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伴有共病或并发障碍,而这些障碍本身也与执行功能障碍相关。重度抑郁症已被发现与抑制功能、任务集维持和任务转换方面的功能障碍有关(Stordal 等,2004)。

与对照组相比,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更容易产生唤醒,尤其是在经历压力和无助感时(Goldfinger,1998;Pole,2007)。通常认为,用于测量心理生理唤醒的最常用指标——心率(HR)和皮肤电导水平(SCL)——均反映了PTSD中交感神经兴奋的共同特征(Blanchard & Buckley,1999;Prins, Kaloupek, & Keane,1995)。皮肤电导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而心率则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这两个分支并不总是以相互拮抗的方式活动,有时可能同时激活(Hugdahl,1995)。

当暴露于创伤相关刺激时,皮肤电导反应(SCR)在区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与非PTSD个体方面已有充分记录(Casada等,1998;Wolfe等,2000)。SCL和SCR是皮肤电活动的两种不同测量指标,其中SCL反映较为静态的测量,而反应次数则代表另一种激活程度的测量。研究表明,与非PTSD组相比,PTSD个体在创伤暴露后表现出升高的SCL(Prins等,1995)。相比之下,其他研究者发现,PTSD受试者的基线SCL低于非PTSD对照组(Shalev, Orr, & Pitman,1993)。

研究表明,皮肤电反应(SCR)也是对照组受试者在面对一般应激源(如心算、斯特鲁普测试和压力访谈)时警觉性增高的稳定且敏感的指标(Jacobs 等,1994)。皮肤电导活动与主观评定的警觉性增高呈正相关,随警觉性评分的增加而单调上升(Lang, Bradley, & Cuthbert,1998)。

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心血管活动的早期研究结果尚不明确。两项聚焦于战争及其他事件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元分析研究发现,心率(HR)的基线水平较高(Buckley & Kaloupek,2001;Pole,2007)。另一方面,Cohen等人在对作战退伍军人的研究中发现(19982000),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个体其基线心率变异性(HRV)显著低于匹配对照组,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静息状态特征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同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Davis 等人(1996)报告称,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并不比没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更具反应性,这一发现也被其他研究者重复证实(Gerardi, Blanchard, & Kolb, 1989; Orr 等, 1998)。有观点认为,心率中有时发现的基线差异是由于在实验室中即将暴露于创伤线索所引发的预期性焦虑所致(Prins 等, 1995)。其他被提及导致心血管方面出现基线差异的研究因素

这些生理测量的问题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通常纳入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且具有轻度精神病理学的非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照组(Keane 等,1998),并且许多研究在生理测量期间使用较短的基线期(Prins 等,1995)。此外,有研究提出,一旦形成,条件性生理反应性可能持续存在,即使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缓解(Wolfe 等,1993)。研究表明,尽管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近50%具有既往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缓解的临床症状的创伤幸存者仍可能表现出与当前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相似的高度反应性(Keane 等,1998;Orr 等,1998)。

尽管已有研究指出执行功能损害与战争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例如Kosso与Hansen,2006;Sutker等,1995;Uddo等,1993),但据我们所知,尚无研究探讨移民/难民人群中执行功能任务下的生理活动。不同研究考察了具有不同创伤类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样本,导致结果的可推广性降低(例如Cohen等,2000;Sahar、Shalev与Porges,2001)。此外,该领域的文献起源于美国退伍军人。退伍军人经过选拔和训练以应对挑战性情境,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应对方式以及随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关注遭受战争和政治暴力事件影响的非西方民族群体,将有助于扩展我们对当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适用性的理解。

本研究考察了暴露于战争和政治暴力事件的移民/难民样本在静息状态以及执行需要执行功能的认知任务期间的心理生理活动、皮肤电活动和心率变异性,这些样本包括患有或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其他精神疾病诊断的个体。此外,我们分析了这些创伤暴露个体的心理生理活动与认知表现之间的关系。

我们考察了PTSD组和非PTSD组在面对一般应激源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时的心理生理反应性。我们预计,PTSD的诊断以及较高的创伤后症状将与执行功能损害相关。在探讨PTSD不同脆弱性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根据多系统应激反应理论(Liberzon等,1999)以及警觉性增高普遍化假设(Al’Absi, Hugdahl, & Lovallo, 2002),我们预计,由于PTSD组具有较高的警觉性增高症状,在执行一项执行任务时,其皮肤电导水平(SCL)更高、皮肤电反应(SCR)更多,且心率变异性(HRV)异常,相较于非PTSD组。为了调整共病性抑郁对PTSD与执行功能表现之间关系的混杂影响,我们在统计上控制了抑郁反应。

方法

参与者

四十五名曾暴露于战争行为和政治暴力的成年移民和难民参与了本研究。样本的年龄范围为18–55岁(平均年龄38岁)。研究样本包括两组,其中一组为22名符合PTSD的DSM‐IV诊断标准的个体。临床样本中的参与者通过迷你-国际神经精神病学访谈(M.I.N.I.)5.0.0版(Sheehan等,1998)和临床用PTSD量表(CAPS)-DSM-IV修订版(Blake等,1998)进行评估。对照组由23名无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诊断(NPD)的参与者组成。NPD组无既往精神病住院史,且许多人有稳定工作。参与者来自前南斯拉夫、中东、智利和斯里兰卡,并分别纳入临床组和对照组。PTSD样本中男性与女性的分布为15:7,NPD样本中为19:4。在组间比较时,年龄、创伤类型、创伤事件发生后经过的时间以及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修订版(WAIS‐R)“保持测试”上的表现(用于评估病前智力)(Wechsler,1967;Lezak,19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显示了样本描述。

研究排除标准为:(a)器质性脑损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b)以电击头部形式的酷刑,或导致意识丧失超过30分钟的头部打击(报告头部遭受殴打的男性,除非同时伴有意识丧失超过30分钟的情况,否则不从样本中排除,因为此类殴打在来自中东地区的大多数人群中普遍存在);(c)视力或听力受损;(d)物质滥用;(e)使用心脏药物及其他已知可能影响认知的药物;(f)急性疼痛及其他可能影响基础生理状态的条件,如心肌梗死或中风等急性内科疾病;(g)药物中毒(Gerardi等,1994)。

临床评估

临床评估指标

采用M.I.N.I.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他精神病理学状况。M.I.N.I.是一种用于诊断心理障碍的结构化诊断访谈。临床用PTSD量表(CAPS)是用于诊断PTSD的结构化访谈,此外还可提供PTSD症状严重程度。根据临床用PTSD量表(CAPS),临床样本中的所有参与者均被诊断为患有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APS中的生活事件检查清单,

表1. PTSD组和NPD组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PTSD组(n = 22) PTSD组(n = 22) NPD组(n = 23) NPD组(n = 23)
M SD M SD t 值 效应量(d) P
Age 36.5 8.70 38.90 9.99 −0.85 −0.26 n.s.
教育(年) 12.00 2.90 13.90 4.20 −1.75 −0.53 n.s.
暴露范围 (月) 82.00 65.44 96.00 69.96 −0.69 −0.21 n.s.
暴露后时间(月)
暴露后时间(月)
105.00 94.23 170.00 109.24 −1.99 −0.64 n.s.
图片补全(WAIS‐R) 图片补全( WAIS‐R) 6.68 2.81 8.43 3.23 −1.94 −0.58 n.s.
相似性
(WAIS‐R)
8.00 3.11 9.47 2.79 −1.68 −0.50 n.s.
IES‐R 侵入性症状 20.80 4.20 8.30 7.10 7.14 2.14 .00
IES‐R 回避 18.60 5.90 8.20 7.90 4.93 1.49 .00
IES‐R 过度警觉 20.30 3.30 7.10 6.70 8.27 2.50 .00
IES‐R 总分 59.70 9.80 23.60 20.40 7.49 2.26 .00
IES‐R 一般 严重指数 2.70 0.40 1.10 0.90 7.43 2.30 .00
MADRS(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 26.50 6.90 7.10 5.70 10.11 3.07 .00
SCL‐90‐R 193.60 56.60 75.70 50.90 6.73 2.19 .00
SCL‐90‐R GSI 2.10 0.60 0.80 0.60 6.72 2.17 .00

通过确定参与者的主要创伤,确保其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在本国遭受的战争和政治暴力事件暴露有关。临床用PTSD量表(CAPS)可全面评估DSM‐IV中PTSD的所有诊断标准,包括A标准(创伤性事件暴露)、B‐D标准(侵入性症状、回避、警觉性增高)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分别采用五点(0–4)评分量表)、E标准(病程)、F标准(功能损害),以及内疚和分离症状等相关特征。迷你国际神经精神病学访谈(M.I.N.I.)基于DSM‐IV标准,并已被证明与其他诊断工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Egan, Nathan, & Lumley, 2003)。M.I.N.I.被用于获取除PTSD以外的其他诊断。

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他痛苦症状的评估

除了临床用PTSD量表(CAPS)外,两个样本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均通过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Weiss & Marmar,1997)进行自评。IES‐R包含22个项目,用于追踪过去7天内侵入性、回避和过度警觉症状的强度,采用5点量表(0–4)。由于IES‐R尚未设定明确的临界值,我们采用IES‐R评分小于或等于44分(即在IES‐R全部22个项目上均回答为“中度痛苦”的最高总分)来区分组别。两个样本的一般不适感通过症状checklist-90-修订版(SCL‐90‐R;Derogatis,1983)进行测量(Schwarzwald, Weisenberg, & Solomon,1991)。该量表共90个项目,采用5点量表(0–4)评分,提供基于9个子量表的得分剖面图,与各类障碍类别相关。IES‐R和SCL‐90‐R均通过总体指数反映个体所报告症状的数量和强度相关的痛苦程度。

战争与政治暴力暴露的登记

在进行初步的半结构化访谈后,参与者被给予一份战争暴露问卷(WEQ),以评估其对战争和政治暴力事件的暴露情况。该问卷由原始的儿童WEQ照料者版本(Netland,1994)修改而来,适用于经历过政治暴力的成年难民/移民。WEQ包含27个主要问题,附有子类别,并在分析时归入13个暴露类别。这些问题涵盖了两个样本中过去战争和政治暴力相关的潜在创伤性事件的类型、持续时间和频率。各组之间的战争暴露严重程度存在差异,PTSD组所经历的与战争相关事件的频率更高,强度更大,相较于NPD组。表2显示了各暴露类别的组间统计结果。

抑郁症状的评估

《蒙哥马利和阿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Montgomery & Åsberg,1979)包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为0到6。该量表以结构化临床访谈的形式呈现,用于评估抑郁严重程度。本研究中的两个样本均使用MADRS进行评估。NPD组纳入的MADRS临界值为20(Muller等,2000)。

所有参与者最初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进行评估,以获取有关其过去和当前心理健康、功能水平的背景信息

其他应激因素。有精神病史的两人被排除在NPD组之外。由于受邀参与NPD组的个体报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主观、人际及职业功能完好,因此对IES‐R评分高于44分的四名参与者进行了CAPS和迷你国际神经精神病学访谈(M.I.N.I.)评估。由于这些个体未发现精神科诊断,故被纳入NPD组。

心理生理学与神经心理学评估

在临床访谈后的一周内,参与者被召集进行认知和心理生理学评估。在执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之前、期间和之后测量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和皮肤电导水平(SCL)。参与者佩戴电极(Ultratrace 1690 预置式氯化银/银电极,含9%多氯化物湿凝胶),并连接至便携式监测系统设备(AMS 36;Groot, de Geus, & de Vries,1998),用于测量心电图(ECG)和皮肤电导(SCL)。为了检测心电图中的R波峰值,使用两个主动电极:一个置于胸骨上切迹处两锁骨之间,另一个置于左乳房乳头下方4厘米处,参考电极置于胸部右侧下部两根肋骨之间,与两个主动电极等距的位置。皮肤电导通过附着于受试者非优势手指骨中节掌侧表面的两个电极进行测量。

通过每60秒时段的心电图采样获得心率变异性(HRV)。每个时段内的R‐R间期用于计算连续心跳之间连续差值平方的平均值(rMSSD),作为该平均周期的指标。该指标与其他心率变异性指数高度相关,相关性通常在0.9数量级(Berntson等,1997)。

表2. 暴露程度测量

暴露 PTSD组 PTSD组 NPD组 NPD组
M SD M SD t 值 效应量(d)
亲近者受伤/死亡 8.19 2.84 5.50 2.94 2.81* 0.93
目睹对他人施加的暴力 10.24 5.13 6.13 4.69 2.50* 0.84
处理伤员和死者 2.86 1.90 2.31 1.49 0.94 0.32
近距离暴力 8.52 4.06 5.06 4.22 2.53* 0.84
暴力的直接目标 4.60 1.76 3.38 2.33 1.79 0.59
集中营/监狱 4.05 1.94 3.00 2.31 1.50 0.49
遭受酷刑 0.52 0.51 0.31 0.48 1.28 0.42
家庭/工作场所暴力 2.43 1.16 2.56 1.79 −0.28 −0.09
受伤和住院 3.00 1.76 1.25 2.33 1.70 0.85
避难所/地窖经历 9.43 6.28 4.56 6.19 2.35* 0.78
积极参与 2.76 2.47 1.44 1.97 1.76 0.59
性暴力 2.80 4.21 1.44 2.99 1.04 0.37
其他羞辱 0.20 0.41 0.19 0.40 0.09 0.02
WEQ 58.52 15.32 37.25 19.49 3.86* 1.21

该方案包括一个基线期静息阶段(20分钟),在此期间参与者以半卧位姿势就座;随后是测试阶段,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计算机化版本;最后是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结束后的一个恢复期恢复阶段(10分钟),此时参与者再次以放松姿势就座。心电图和皮肤电导水平在全部三个阶段中均被记录。AMS 36设备的记录数据通过AMSCOM通信程序下载至计算机。心率、MSSD和皮肤电导水平分数基于在预设的两个(测试阶段为三个)3分钟时间段内记录的非缺失值的平均样本计算得出。

计算机化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128卡片版本作为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测试电池的一部分进行施测。在此测试中,受试者需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和数量对卡片进行分类。在连续10次正确反应后,目标类别会发生改变,且不作任何通知。该测试的实施和评分严格按测试手册(Heaton等,1993)进行。

记录了以下指标:完成的类别(即受试者连续正确完成10次项目得分的次数)、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即成功完成第一个类别所需的总试验次数)、持续性错误(即受试者反应错误但仍继续使用该错误反应模式的次数)、总错误数(即持续性错误和非持续性错误)、概念层面反应(即连续正确反应中出现三次或以上的情况)、未能保持设定(即受试者在某一类别中连续五次正确匹配卡片后却出现错误的次数)。

程序

该研究获得了挪威医学研究区域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向门诊诊所及为难民/移民提供服务的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人格障碍(NPD)样本均为便利样本,通过在多个公立和私立卫生服务机构分发和张贴宣传单以及举办信息说明会进行招募。所有参与者均未因参与本研究而获得报酬。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一份手册,表示知情同意,该手册提供了有关研究的信息,并保证其保密性和自愿参与。此外,还明确指出参与该项目不会对其在东道国的身份地位产生任何影响。临床访谈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心理学家进行。招募了处于最后学习阶段的心理学研究生作为研究助理,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以完成本研究所使用的特定神经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评估。临床访谈被录音,以便进行效度检查,部分诊断评估由两名临床心理学家进行交叉核对。

评估方案被翻译成参与者的各自语言。测试方案也进行了回译,以确保语言和文化准确性。在评估之前,使用翻译后的测试程序与口译员和志愿者进行了预实验。翻译人员和口译员均为经过授权且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

统计分析

积差相关和偏相关进行了计算,组间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组在IES‐R评分上的重叠

结果

临床症状测量

PTSD样本中的所有参与者均被诊断为伴有重度抑郁发作。两组在所有临床评估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1),PTSD组的得分高于NPD组。组间统计结果的临床评估指标见表1。

对于某些分析,我们根据IES‐R总分重新对参与者进行了分组。这主要是因为所有参与者都经历了类似的创伤性事件,且部分对照组受试者在IES‐R上的得分也有所升高,尽管他们并未满足PTSD的DSM‐IV诊断标准。然而应注意的是,与PTSD/NPD组之间的组间差异相比,基于IES‐R分组的某些变量的组间差异更大。基于IES‐R的分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或战争和政治暴力暴露持续时间上均未显示出显著的组间差异。然而,自暴露以来经过的时间在高IES‐R组参与者中显著更短(t(36) = –3.7, p < .05)。与低IES‐R组相比,高IES‐R组报告了更多与战争和政治暴力相关的暴露事件。除了PTSD组与NPD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外(见表2),“暴力的直接目标”和“处理伤员和死者”这两个类别也显示出差异,高IES‐R组的得分高于低IES‐R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相似性子测验(WAIS‐R subtest Similarities)的表现上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图片补缺子测验得分则出现差异(高IES‐R组平均值:6.43;低IES‐R组:8.85(t(41) = –2.7, p < .05)。

所有临床评估指标之间均呈现高度相关。IES‐R总分与MADRS评分(r = 0.75,p < .01)以及SCL‐90‐R总分(r = 0.83,p < .01)均存在显著相关性。MADRS评分与SCL‐90‐R总分也呈显著相关(r = 0.84,p < .01)。

执行功能表现

在第一组分析中,我们使用符合或不符合PTSD的DSM‐IV标准的参与者作为组间因素。PTSD组在完成第一个类别时使用的试验次数更多,但在其他WCST变量上未发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SD/NPD组)。在第二组分析中,我们根据IES‐R总分对参与者重新分组。这些分析显示,高IES‐R组的WCST表现效率较低,表现为完成的类别数量较少、达到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较多以及错误数增多。总错误数和持续性错误均增加。唯一未表现出显著损害的指标是未能保持设定。表3展示了PTSD/NPD组和高‐IES‐R/低‐IES‐R组两种分组方式下的WCST测量结果及组间统计结果。

如表4所示,在统计分析中控制抑郁因素,即在分析中排除抑郁评分的影响后(偏相关),执行功能与IES‐R量表之间的偏相关不再显著。偏相关

心理生理测量

采用混合方差分析来分析组间在心理生理激活上的差异。将组别作为组间因素,心率、心率变异性及皮肤电导水平分别作为重复测量指标,条件因素包含三个水平:静息、测试和恢复。

心率分析显示条件的显著主效应 [F(2, 72)= 5.35, p < .01]。Tukey HSD检验事后分析显示,心率在三个条件中逐渐下降(见图1)。其他变异来源均未产生显著效应。

心率变异性分析同样显示出条件的显著主效应[F(2, 72)= 7.3,p< .01]。后续使用 Tukey HSD测试发现,心率变异性在不同条件下显著增加

表3. 临床组和非临床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表现上的平均得分

PTSD组 PTSD组 NPD组 NPD组
WCST M SD M SD t值 效应量(d) P
总错误数 58.6 30.5 46.9 28.9 1.28 0.39 .21
持续性错误 28.9 21.9 20.4 10.8 1.6 0.49 .12
概念层面反应 47.1 30.6 56.1 24.3 −1.06 −0.32 .29
完成的类别 2.7 2.4 3.6 2.3 −1.31 −0.38 .20
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 58.3 52 25.8 34.9 2.38* 0.73 .02
未能保持设定 1.4 2.1 1.1 1.6 0.38 0.16 .70
高IES‐R 高IES‐R 低IES‐R 低IES‐R
总错误数 61.5 29.6 39.7 24.5 2.55* 0.80 .01
持续性错误 30.2 21.1 18.3 10.1 2.27* 0.60 .03
概念层面反应 45.1 30.3 61.9 18.9 −2.1* −0.66 .04
完成的类别 2.3 2.2 4.3 2.1 −2.9* −0.93 .01
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 55.9 52.1 21.6 26.9 2.6* 0.82 .01
未能保持设定 1.4 2.1 1.1 1.6 0.23 0.16 .82

表4. 去除自报抑郁(MADRS)得分后,临床与执行测量之间的相关性。

IES‐R 回避 IES‐R侵入性症状 IES‐R觉醒 IES‐R总分
WCST
总错误数 .17 .02 .13 .12
持续性错误 .16 .10 .02 .12
概念层面反应 −.14 .05 −.02 −.05
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 −.2 −.04 −.16 −.15
完成的类别 0.07 −.18 −.09 −.06
未能保持设定 .02 −.00 .00 .01

从静息到测试阶段有所变化,但在恢复阶段未进一步改变。其他变异来源均未产生显著效应(见图2)。

混合方差分析显示,皮肤电导水平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著主效应 [F(2, 74)= 43.44, P < .01]. 图基HSD事后检验显示,皮肤电导水平在静息、测试和恢复条件下显著升高。其他方差来源均未产生显著效应(见图3)。

示意图0
图1。在静息、测试和恢复三个条件下,分别记录了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组与人格障碍组)的平均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BPM))。图中的竖条表示0.95置信区间。

示意图1
图2。在静息、测试和恢复三个阶段中,分别对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人格障碍)的连续差值平方根均值(rMSSD)表示的平均心率变异性进行了记录。MSSD得分基于在两个(测试期为三个)自定义的3分钟时段内记录的非缺失值样本计算得出。图中的竖条表示0.95置信区间。

示意图2
图3。在静息、测试和恢复三个阶段,分别记录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组(PTSD)与人格障碍组(NPD)的平均皮肤电导水平(微西门子,μS)。皮肤电导水平分数基于自定义的3分钟时段内记录的所有非缺失值的样本均值计算得出(测试期为三个时段,其余为两个时段)。图中的竖条表示0.95置信区间。

为了检验IES‐R评分对心理生理测量的影响,将受试者重新分为高IES‐R和低IES‐R组进行第二组方差分析。心血管测量未产生显著效应,无论是心率还是心率变异性。

以SCL作为重复变量的混合方差分析显示组别的显著主效应[F(1, 35)= 5.83,p< .05,高 IES‐R 组平均值为= 11.07,低 IES‐R 组平均值为= 21.01]。此外,条件也显示出显著主效应[F(2, 70)= 45.2,p< .01], 图基HSD事后检验显示SCL随条件增加(平均得分:静息时为11.07,测试时为16.46,恢复时为18.56)。IES‐R的所有三个症状标准(侵入性症状、回避和警觉性增高)均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表现显著相关。

抑郁与WCST表现无关,仅与“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相关。皮肤电导水平(SCL)在静息和测试条件下均与IES‐R的三项症状标准及抑郁相关,相关性为负。临床评估指标与心血管测量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表5. 临床、认知和生理测量之间的相关性

临床评估指标 WCST WCST WCST WCST WCST WCST SCL SCL SCL
临床评估指标 ER PER CLR CC TCF FMS rest test 恢复
MADRS(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 .21 .28 −.20 −.22 .38* .06 −.40* −.38* −.34
IES‐R 侵入 性症状 .27 .32* −.20 −.27 .26 .02 −.34* −.32 −.28
IES‐R 回避 .36* .35* −.32* −.36* .38* .02 −.39* −.35* −.31
IES‐R 唤醒 .34* .29 −.27 −.34* .35* .02 −.45* −.43 −.39
IES‐R 总分 .35* .34* −.28 −.34* .35* .02 −.42* −.39* −.35*
SCL‐90‐R .23 .20 −.18 −.35* .30 .15 −.30 −.25 −.21

讨论

本研究测量了两组因在本国经历过战争和政治暴力事件而受到影响的移民/难民在执行任务中的心理生理反应与来源地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执行功能与较高的创伤后症状相关,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未显示出不同心理生理测量之间的跨系统反应性较强。

与无精神病诊断(NPD)组相比,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更多。PTSD组在“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上的高分表明,许多参与者无法完成任何一个类别。这可能被解释为“执行功能缺乏”或“执行功能有效测量的缺乏”。然而,根据IES‐R评分重新分组后,在所有WCST测量指标上均发现了显著差异,仅“未能保持设定”这一指标除外。尽管在所有临床评估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我们发现PTSD组与NPD组在三种条件下的心血管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且IES‐R评分也无法解释心血管测量指标的变异。皮肤电导水平(SCL)是唯一显示出高IES‐R组和低IES‐R组之间存在显著组间差异的生理测量指标,高IES‐R组的SCL显著较低。在整个样本中,无论症状水平和诊断如何,SCL在各个测试条件下均有所上升。

在控制抑郁因素后,执行功能与IES‐R量表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IES‐R的三个症状标准均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表现存在显著相关性。除“完成第一个类别的试验次数”外,抑郁与WCST表现无显著关联。皮肤电导水平(SCL)在静息和测试条件下均与IES‐R的三个症状标准及抑郁显著相关,且相关性为负。临床评估指标与心血管测量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较高的SCL与更好的WCST表现相关。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表现也与自报抑郁和SCL‐90‐R评分相关,提示执行功能缺陷可能并非创伤后应激障碍特有,而可能反映创伤暴露后的普遍精神病理学。抑郁本身会影响执行功能(Channon & Green,1999;Gohier et al.,2009),并且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常见的共病情况(例如 Shalev et al.,1998)。先前的研究已将抑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联系起来(Kanagaratnam & Asbjørnsen,2007;奥尔夫等人,2014)。Vasterling 和 Brailey(2005)认为,鉴于边缘系统被发现是不同情绪的共同基础,不同心理障碍之间的神经心理特征存在重叠是可预期的。

本研究中的组别均经历了复杂且长期的创伤暴露,涉及生命威胁以及丧失。尽管共病出现频率较高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联并非偶然(Mollica 等人,1999;Momartin 等人,2004;Shalev 等人,1998),但两者之间关联的机制仍不明确。最近,奥尔夫等人发现抑郁症状似乎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执行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

临床评估指标与心血管测量无关,但皮肤电导水平(SCL)与MADRS和IES‐R量表呈负相关。较高的IES‐R得分和较低的SCL与执行功能损害相关。

结果表明,无论受试者是否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创伤后症状均与认知损害相关。这表明在亚临床创伤受害者中,随着自我报告的创伤后症状增加,认知灵活性损害也更为明显。若纳入未暴露于战争行为的难民作为对照组,将有助于加强分析,但由于居留限制,招募未暴露的难民较为困难。然而,本研究结果与元分析研究一致,显示与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暴露个体相比,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表现出更明显的言语记忆损害,而前者又比无创伤经历者存在更多损害(Brewin 等,2007;Johnsen & Asbjørnsen,2008;Polak 等,2012)。

在静息状态、执行任务以及恢复期间,创伤后应激障碍组与NPD组在心血管测量指标上未发现显著差异。这与以往关于个体对通用刺激的生理反应研究结果一致(例如Davis 等,1996;Gerardi 等,1989;Orr 等,1998),这些研究指出,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并不比没有该诊断的个体表现出更强的反应性。有观点认为,心率方面有时观察到的基线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室中即将暴露于创伤线索所引发的预期性焦虑所致(Prins 等,1995)。

研究表明,尽管既往创伤后应激障碍且临床症状已缓解的创伤幸存者在临床上有显著改善,但他们仍可能表现出与当前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相似的高度反应性(Keane 等,1998;Orr 等,1998)。此外,由于激活的情境依赖性(Anderson & McNeilly,1991),以及使用具有战争暴露经历的对照组,可能导致各组之间的心血管测量差异无法显现。

我们发现了各组之间皮肤电导的差异,这与早期的研究一致(Wolfe 等,2000)。我们的SCL研究结果与该文献相符,尽管高IES‐R组的SCL显著较低。Shalev等(1993)报告了类似发现,PTSD组的基线SCL显著低于无诊断组。此外,我们在整个样本中发现,在测试条件下SCL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表明参与者无法进行调节,且不受症状水平和诊断的影响。然而,其他研究发现PTSD受试者的SCR升高(Prins 等,1995)。尽管主观体验会影响个体的不同系统,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未显示出PTSD不同脆弱性标志物之间的显著跨系统反应性。这些结果与多系统应激反应假说(Liberzon 等,1999)和广泛性唤醒假说(Al’Absi 等,2002)相矛盾,后者认为PTSD中主观、认知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一些早期研究为PTSD中脆弱性标志物之间的弱连接提供了证据。在暴露于创伤事件录音场景的患有PTSD的越南退伍军人中,痛苦的主观报告与心血管反应性并不匹配(Kinzie 等,1998)。Liberzon 等发现,在暴露于创伤相关线索的PTSD患者中,主观、自主神经、肾上腺素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系统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因此,特定个体中哪个神经生物学系统受到影响,可能由个体反应差异或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决定。然而,组内变异性可能与分离反应有关。多项研究表明,实验室中麻木、僵住反应、分离症状和生理低觉醒等创伤反应可能是心理生理反应减弱或降低的潜在预测因子(Griffin, Resick, & Mechanic,1997;Pole 等,2006)。

已确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标志物彼此之间不一定需要有紧密关联,“追求完全一致的目标是愚蠢的,因为它意味着基于DSM的诊断是永恒的金标准”(True & Pitman, 1999, p. 237; Orr & Roth, 2000)。不同系统之间缺乏共通性,例如,当自我报告显示出高度痛苦但缺乏生理唤醒时,可能表明个体在生理层面实现了情绪调节,但在认知表达模式中并未实现(Orr & Roth, 2000; Weizman et al., 1994)。尽管个体持续感到焦虑,但仍可能实现了对生理反应的控制,这一发现对于规划心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的局限性

理想情况下,我们的心理评估工具应针对不同的民族群体进行标准化和验证,而这一点对于不属于主流社会群体的参与者所开展的任何研究而言,仍是一个主要缺陷。由于本研究旨在考察在相同条件下获得的组间差异,因此这一因素的影响可被视为最小化。在战争相关研究中,很少对研究参与者暴露于政治暴力事件的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因此这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然而,这也揭示出:尽管本研究中的对照组已暴露于许多战争和政治暴力事件中,但PTSD组别对某些类型的潜在创伤性事件暴露更多。这仍然是一个潜在的混杂因素。我们在各组之间的IES‐R评分上存在重叠,NPD组中的一些个体报告的创伤后症状痛苦水平高于PTSD组中的部分个体。IES‐R在区分PTSD人群与暴露但无精神障碍人群方面的有效性值得质疑(Asukai等,2002;Mouthaan等,2014)。另一个局限性是NPD组别的评估时期恰逢伊拉克战争期间。这可能导致对照组中部分参与者的痛苦程度升高,IES‐R评分增高。

此外,本研究用于生理评估的氯化物浓度符合心血管测量记录的规范,但高于皮肤电导水平(SCL)记录的推荐浓度(Hugdahl,1995)。这可能会影响本研究中皮肤电导记录的结果,但电极膏中较高的NaCL浓度可能会提高导电水平,而非降低它。

此外,我们使用rMSSD作为HRV的测量指标。这是一种代表变异性的通用标记。然而,我们也对特定频率波段进行了分析(参见Hugdahl,1995年的讨论),但未发现任何特定频率波段产生显著效应。

不能忽视种族和文化差异在痛苦表达方面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对此进行探讨。最后,我们的样本量较小,各组在心理生理测量上缺乏差异可能与统计功效较低有关,因此需要开展更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结论

执行功能损害与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自报创伤后症状的高痛苦评分以及抑郁相关。这种损害与低皮肤电导率有关,而皮肤电导率是唯一能够根据参与者自报的创伤后症状评分区分其群体的生理测量指标。不同应激反应系统之间的松散关联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存在神经生物学状况的异质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