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焊接技术全解析
1. 输送系统的关键调整
在印刷电路板的焊接过程中,输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键调整参数包括:
- 导轨/指状物的宽度和平行度 :确保电路板在输送过程中平稳移动,避免出现偏移或卡顿。
- 输送速度 :合适的速度对于焊接质量至关重要,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焊接不充分,速度过慢则会影响生产效率。
- 导轨与焊锡槽的角度 :该角度的调整会影响电路板与焊锡的接触时间和效果。
- 平稳无振动驱动 :特别是在固化和装载阶段,振动可能会导致焊点不牢固或出现瑕疵。
部分输送系统采用分段式设计,可在助焊、预热和焊锡槽这三个主要工位独立控制速度。一些焊锡波设备制造商还为与熔融焊锡接触的部件提供聚四氟乙烯(特氟龙)涂层的钛指状物,以提高部件的耐用性和抗腐蚀性。
输送系统通过焊锡波时的角度调整可以手动或电动完成。电路板焊接面的某一点与熔融焊锡的接触时间(t)应超过 2 秒,因为这是形成至少 0.5 毫米厚分子间键所需的时间。不过,接触时间超过 2 秒时,应确保分子间键的厚度小于 1 毫米。
接触长度(l)可以通过观察在输送带上经过焊锡波的硼硅玻璃板来测量。硼硅玻璃板是透明的,内置有刻度,因此在玻璃板通过焊锡波时,我们可以识别出接触长度,而无需使用电路板进行测量。
输送速度(v)可以通过测量电路板在规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并与电位器上的设定速度进行比较来检查。建议始终测量一分钟内移动的距离,这样可以直接读取输送速度(米/分钟)。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