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电镀工艺全解析
1. 电镀常见问题
在电镀过程中,如果工艺参数维护不当,会导致电镀质量不佳。电镀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
- 均镀能力差
- 可焊性差
- 阳极腐蚀不当
- 表面缺陷(如凹痕、麻点、空洞、针孔和夹杂物)
- 镀液使用寿命问题
- 镀层色泽暗淡
因此,必须维护好工艺参数,以尽量减少镀液成分、温度和污染物的变化。
2. 常见电镀缺陷
2.1 空洞
在化学镀过程中,如果钻孔和清洗不当,气体或有机化学物质会被困在孔壁中。当电路板进行波峰焊或预热时,这些被困的化学物质或气体在高压下逸出,导致孔壁出现不连续或裂纹,即空洞。
2.2 气孔
在电镀和覆铜制造过程中,铜层之间或铜与基材之间可能会混入空气。当电路板处于高温环境(如焊接过程)时,这些空气会逸出,导致电镀图案出现裂纹,形成气孔。小空洞也可能导致气孔的产生。
2.3 出气现象
在锡 - 铅表面熔合过程中,会形成针孔、结节或类似“火山喷发”的小凸起。这是由于在锡 - 铅电镀过程中有机添加剂共沉积造成的,可通过分批碳处理来解决。
3. 特殊电镀技术
3.1 通孔电镀
在基板钻孔的孔壁上建立适合电镀的表面有多种方法,行业内称为孔壁活化。商业印刷电路生产中的这一过程需要多个处理槽,每个处理槽都有各自的控制和维护要求。这是因为钻孔过程中,钻头穿过铜箔和基板时产生的热量会使树脂熔化,熔化的树脂会涂抹在新暴露的孔壁上,影响后续电镀,同时还会使孔壁形成一层热釉,降低与活化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