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驱动与内核管理全解析
在计算机系统中,设备驱动和内核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确保了各种硬件设备能够与操作系统协同工作。本文将深入探讨设备驱动和内核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伪设备、设备文件管理、手动和自动创建设备文件,以及 Linux 和 FreeBSD 系统的设备管理方式。
伪设备的概念
有时候,即使没有实际控制设备,将抽象概念实现为设备驱动也是很方便的。这种虚拟设备被称为伪设备。例如,通过网络登录的用户会被分配一个伪终端(PTY),从高级软件的角度来看,它看起来、感觉起来和操作起来都像一个串口。这种技巧使得在大家都使用物理终端的时代编写的程序,在窗口和网络的世界中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像 /dev/zero 、 /dev/null 和 /dev/urandom 就是其他一些伪设备的例子。
设备文件操作与内核拦截
当程序对设备文件执行操作时,内核会拦截该引用,在表中查找适当的函数名,并将控制权转移到驱动程序的相应部分。对于在文件系统模型中没有直接类比的操作(例如弹出 DVD),程序传统上使用 ioctl 系统调用将消息直接从用户空间传递到驱动程序。标准的 ioctl 请求类型由中央机构注册,类似于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维护网络协议编号的方式。FreeBSD 继续使用传统的 ioctl 系统,传统的 Linux 设备也使用 ioctl ,但现代网络代码使用 RFC3549 中描述的更灵活的 Netlink 套接字系统。这些套接字提供了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