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相位估计:原理、算法与实现
1. 周期性量子态频率估计
在实际测量中,用最可能的结果近似编码频率,就像在现实任务中使用卷尺上最接近的刻度标记一样。若要更精确的测量,可使用刻度更细的卷尺。在获取新卷尺之前,我们常通过线性插值来近似测量值落在两个刻度之间的部分,即根据两个刻度与测量值的接近程度分配权重。
在频率编码中,也能进行类似的估计。对于非整数频率的真实值 (v),设 (p_a) 和 (p_b) 分别是高于和低于该真实值的结果的概率,这些概率值可通过相位离散 sinc 态的表达式计算。
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幅度(概率的平方根)而非概率进行插值,以获得更好的近似效果。以下是一个具体的 Python 代码示例,用于计算编码值的小数部分:
from math import sqrt
# 假设 result 是模拟测量结果
result = {'counts': {5: 79, 4: 12, 6: 3, 7: 3, 3: 2, 2: 1}}
p_4 = result['counts'][4]/sum(result['counts'].values())
p_5 = result['counts'][5]/sum(result['counts'].values())
decimal_estimate = sqrt(p_5)/(sqrt(p_4)+ sqrt(p_5))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得到小数部分的估计值为 (0.7195580800495327),四舍五入到两位小数并加上整数部分,得到 (v \approx 4.72)。我们的目标是估计 (\thet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