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性能、安全与缓冲区溢出深度解析
1. 编程语言的优化与风险
“即时”(Just in Time)编译器在优化程序执行方面有很大作用,通过复杂的缓存、消除上下文切换或其他非安全相关的更改,可以获得一定的速度优势。但这需要技术和运气。更常见的是,通过用 C 语言甚至汇编语言重写应用程序的重要函数来快速提高执行速度。然而,这样做会带来新的安全漏洞风险。
2. 不同类型语言的特点与安全问题
- 原生编译代码语言(C/C++/汇编)
- 执行速度 :编译成原生机器代码,执行速度最快。
- 内存管理 :程序员需自行进行内存分配和边界检查,但可手动优化内存分配以适应特定应用。
- 应用场景 :大多数对性能敏感的程序或组件仍使用 C/C++编写,但 Web 应用是主要例外。操作系统内核几乎总是用 C 和汇编语言混合编写。
- 字节码/即时编译代码语言(C#/Java)
- 编译过程 :通常有编译阶段,但不直接编译成机器代码,而是生成介于机器代码和源代码之间的“字节码”,在虚拟机中读取和执行。
- 内存管理 :属于托管语言,程序员不能直接分配内存,需通过语言的内部内存分配例程,使用垃圾回收器进行内存释放。
- 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7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