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测序技术与Linux基础入门
1. 下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1.1 Ion Torrent产品线
Ion PGM发布后,Ion Torrent产品线如今涵盖了Ion Proton、Ion Chef和Ion S5系统。这些系统应用广泛,包括靶向测序、外显子组测序、转录组测序、细菌和病毒分型等。不过,涉及更大基因组(如 > 1 Gbp)从头组装的基因组研究似乎并非Ion Torrent的目标领域。其受欢迎程度曾稳步上升,但目前似乎已进入平台期。
1.2 Pacific Biosciences技术
第二代测序技术通常采用“清洗和扫描”流程,比DNA聚合酶自然的DNA延伸速度慢很多,且可测序的连续DNA长度较短(如 < 1 kb)。若能实时观察DNA聚合过程并检测每次DNA聚合酶活性时掺入的碱基,就能实现更快的测序运行时间和更长的读取长度。然而,实时检测DNA聚合酶活性时碱基的掺入存在诸多挑战,因为这些过程发生得太快。
2004年成立的Pacific Biosciences有两项关键创新,实现了对DNA合成的实时观察:
- 使用磷酸连接核苷酸 :每个磷酸连接核苷酸的荧光染料附着在磷酸链而非碱基上。DNA延伸时,磷酸链断裂,染料标记扩散,DNA模板准备接受下一个核苷酸。
- 使用零模波导(ZMW) :ZMW位于SMRT Cell内,可看作底部有微小孔洞的阱,能让可见激光穿过,但光强度呈指数衰减,只能照亮阱的底部。将DNA聚合酶固定在阱底,光照时就能监测其活性,就像在底部放置微型显微镜观察上方的DNA聚合酶活性。磷酸连接核苷酸扩散进入阱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