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基础与分解知识解析
1. 图像基本概念
图像可通过不同的观测和捕捉系统,以各种形式和方式从现实世界中获取,它们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类眼睛,引发视觉感知。
1.1 图像与图像空间
- 图像 :图像是对场景的一种表示,包含场景的描述。通常可以用二维数组 (f(x, y)) 来表示,其中 (x) 和 (y) 代表二维空间 (XY) 中坐标点的位置,(f) 表示图像在点 ((x, y)) 处的某种属性值。例如常见的灰度图像,(f) 表示灰度值,其值的集合为 (F),常对应客观场景的观测亮度。图像概念广泛,涵盖照片、绘图、动画、视频甚至文档等。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约 75% 的信息通过视觉系统以图像形式从外界获取,所谓“眼见为实”“一图胜千言”,说明图像是人类重要的信息来源。
- 图片 :物体的图片是通过透镜或镜子形成的图像,也指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平面图像。图像有“实像”和“虚像”之分,实像可聚集在阴影屏(毛玻璃)或感光片上,虚像虽能被人眼看到,但不能直接显示在阴影屏或感光胶片上。如光学直视取景器或镜子中看到的通常是虚像(镜子中的虚像可转换为实像),照片的实像是与原物体相反的倒像,在阴影屏上左右颠倒(打印后从负片反转成正像)。
- 通用图像表示函数 :一般表示图像反射辐射能的空间分布函数,是一个具有五个变量的函数,可写成 (T(x, y, z, t, λ)),其中 (x)、(y) 和 (z) 是空间变量,(t) 是时间变量,(λ) 是辐射波长(对应光谱变量)。由于实际图像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所以 (T(x, y, z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