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声音同步与角色塑造的艺术
1. 动画声音技术的早期困境与突破
在动画发展的早期,声音技术在电影领域尚未被广泛接受,有声动画的概念更是新鲜事物。当时,将动画与声音结合的想法很难推销给剧院和发行商,因为他们不确定观众是否会对有声电影感兴趣,也不愿花费高昂成本升级投影声音的设备。
然而,沃尔特(Walt)和斯托林(Stalling)为动画加入了不仅仅是“无意义”的噪音,而是赋予了卡通片逼真的同步声音,使他们的作品领先于其他动画,如特里的动画短片《晚餐时间》(Dinner Time)。沃尔特推动伊沃克斯(Iwerks)完成下一部短片《谷仓舞会》(The Barn Dance),并送往纽约,以便他和斯托林完成配乐。在说服他人向公众预览《威利号汽船》(Steamboat Willie)之前,工作室已经制作了四部有声米奇老鼠卡通片。
1928 年 11 月,《威利号汽船》在百老汇的殖民地剧院(Colony Theatre)首映,被宣传为“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同步声音的动画喜剧”。这部短片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热烈欢迎,收获了极佳的评价。《综艺》杂志称其同步效果出色,《纽约时报》则评价它是巧妙的作品。首映两周后,它在世界上最大的剧院——罗克西剧院(Roxy)重新上映。
2. 角色塑造策略
2.1 声音作为笑料
沃尔特在创作新卡通片时,从一开始就看到了以两种方式运用声音的机会。他可以将声音本身作为笑料,为动画卡通的笑料可能性增添新元素。在《威利号汽船》中,当米妮(Minnie)被船钩带上船,掉落了歌曲《稻草里的火鸡》(Turkey in the Straw)的乐谱,一只山羊不仅吃了掉落的乐谱,还吃了她的吉他。吉他在山羊肚子里来回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