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网络安全:攻击防范与架构解析
1. 3G网络面临的攻击
1.1 身份缓存攻击
第二种身份缓存攻击是一种主动攻击。攻击者利用虚假基站,要求用户以明文形式发送其永久身份信息。为应对此类攻击,3G安全采用了组加密密钥。通过组加密,攻击者只能将用户身份缩小到特定用户组,而无法明确识别单个用户。
1.2 All - IP无线网络攻击
早期的UTRAN(版本99)和CDMA2000 RAN采用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TM)的传输方式。但新版本(版本5)正转向基于IP的无线接入网络(RAN),即全IP网络(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
从安全角度看,基于IP的传输比ATM RAN更易受攻击。一方面,多个服务提供商可能共享高带宽的UTRAN以充分利用IP传输的优势,这增加了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恶意用户可通过回程链路而非空中链路(空中链路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安全性)访问用户信息,而且RAN中的网络元素可随意访问其他RAN的用户流量。此外,基于IP的RAN或全IP网络还会面临IP网络中常见的各类攻击。
为提高用户流量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可在不同网络元素(如基站(Node B)和基站控制器(RNC))之间使用基于IPSec的VPN隧道。
2. 3G安全架构
3G安全架构由五个安全特性组组成,每个组针对特定威胁并实现特定安全目标。这五个组分别是网络域安全、用户域安全、应用域安全、安全可见性和可配置性以及网络接入安全,具体如下表所示:
|安全特性组|说明|
| ---- | ---- |
|网络域安全|使提供商域中的节点能够安全地交换信令数据,并保护有线网络免受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