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生物识别系统与高斯密度修正散度研究
自适应生物识别系统的安全隐患
自适应生物识别系统在现代安全领域应用广泛,但它也存在被投毒攻击的风险。投毒攻击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攻击方式,利用系统的自适应特性,在早期阶段(只需少量攻击迭代)就能严重破坏系统安全。据了解,这是首次在生物识别自适应系统的背景下强调这种脆弱性。
研究还发现,一些在无攻击的标准场景下可能更有益的自适应更新策略(如有限窗口策略),相比自适应程度较低的策略(如无限窗口策略),更容易受到投毒攻击。这表明在自适应生物识别系统中,需要在安全性和自适应便利性之间进行权衡,未来的工作应更详细地研究这一问题,例如考虑不同的自适应系统和更多的更新策略。
高斯密度修正散度的提出
在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中,多元高斯密度无处不在。衡量两个多元高斯之间的差异是这些领域的核心操作,但传统基于Kullback - Leibler(KL)散度和Bhattacharyya距离的度量方法,无法满足许多算法所需的所有度量公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对KL散度和Bhattacharyya距离的修改,将这两种度量转换为距离度量。具体来说,涉及到以下几种常见的散度度量:
- Jeffreys散度 (d_J(G_1, G_2)) :
- 表达式为 (d_J(G_1, G_2) = \frac{1}{2}u^{\top}\Psi u + \frac{1}{2}tr{\Sigma_1^{-1}\Sigma_2 + \Sigma_2^{-1}\Sigma_1 - 2I}),其中 (\Psi = (\Sigma_1^{-1} + \Sigma_2^{-1}))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