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弱前置条件的鲁棒性及专用硬件架构实现
在当今的计算机安全领域,程序的鲁棒性和密码分析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探讨基于最弱前置条件的程序鲁棒性分析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实现代数攻击的专用硬件架构。
1. 基于最弱前置条件的程序鲁棒性
在语言安全领域,鲁棒性是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来说,程序可能在存在不可信组件的分布式环境中运行,这些不可信组件可通过程序中的“漏洞”(即攻击者可插入不可信代码的固定程序点)发起攻击。如果主动攻击者无法比被动攻击者泄露更多的私有信息,那么该程序就是鲁棒的。
- 不同攻击模型下的程序特性 :主动攻击者能够改变程序语义并控制程序释放的私有信息,而且不同的主动攻击可能会泄露私有数据的不同属性。由于攻击的总数可能是无限的,因此很难为给定程序找到最具危害性的攻击。
- 相关研究方法对比
- 最弱自由前置条件语义 :考虑将最弱自由前置条件语义用于程序安全的静态认证,该思想借鉴自相关研究。作者将解密非干扰定义为抽象解释中的完整性问题,其语义函数对应于最弱自由前置条件(Wlp)语义。不过,该研究仅考虑了被动攻击者,而计算关于一阶公式的Wlp的思想在本文方法中是新颖的。
- 去中心化鲁棒性 :去中心化鲁棒性在去中心化标签模型的背景下表达鲁棒性,并通过类型系统静态实施。本文表明该方法可以用相对鲁棒性的概念来表征。
- 基于语言的安全技术 :基于语言的安全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客户端W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