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变器资源的控制与同步技术解析
在电力系统中,基于逆变器的资源(IBR)控制至关重要,它涉及逆变器和电厂层面的控制以及同步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IBR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PLL设计、EMT仿真结果、电厂级控制、带宽分析以及同步技术等方面。
1. PLL设计
在之前的设计中,用于dq/abc和abc/dq转换的角度是ωt,且假设ω为常数,此角度即PCC母线的角度。当dq坐标系与PCC母线的电压空间矢量对齐时,可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但在实际中,PCC母线电压并非刚性电压,频率和角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使用锁相环(PLL)来测量该角度。
PLL的功能是生成一个能跟踪输入电压空间矢量角度的角度。其工作原理是:若PLL的输出角度与电压空间矢量对齐,意味着PLL坐标系的d轴与电压空间矢量对齐,此时电压空间矢量在PLL坐标系q轴上的投影为0。基于此原理,可采用反馈控制。PLL的输出角度用于abc/dq坐标系转换,使输入电压空间矢量投影到PLL坐标系。对于q轴分量,使用PI控制器,以vq为输入,输出频率或频率偏差,该频率再送至积分器生成角度,这就是简单的二阶同步参考坐标系(SRF) - PLL。
为分析PLL的动态性能,需要建立线性模型。输入电压空间矢量可表示为$\hat{v}e^{j\theta}$,从dq坐标系看,电压变为$V = \hat{v}e^{j(\theta - \theta_{PLL})}$,进而$v_q = \hat{v}\sin(\theta - \theta_{PLL})$。在稳态时,PLL能很好地跟踪角度θ,对于小扰动,假设$\theta - \theta_{PLL} \approx 0$,则q轴电压可近似为$v_q \approx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