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研究:与领域专家合作及面向广泛受众的策略与挑战
与领域专家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在可视化研究的合作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不同阶段。在某个阶段,可视化研究人员会开发原型,并以应用或设计研究论文的形式在可视化社区发表。然而,博士生在论文发表后往往会急于开展下一篇论文的工作,以完成博士学业,而不太关注其工作在目标领域的影响。这就进入了所谓的“运行阶段”。此时,合作者会很快发现,这些原型虽然是很好的概念验证,但通常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分析问题和需求。原因包括缺少数据导入器、原型对大型数据集缺乏可扩展性,或者缺少从研究角度来看不够有趣而未实现的标准功能。这种合作模式导致初始项目期结束后资金无法延续,双方只能转向新的合作,而实际上合作时间越长往往越有成效。
成功合作的方法学要素
成功合作的第三个要素是合作方法和方法论。虽然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章较少,但很多作者从经验中得出,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总是有效的。不过,文献和实际经验表明,成功的合作往往源于一个好的计划。许多缺乏合作经验的可视化研究人员可能会从以下基本的交互式系统设计流程开始:
1. 确定用户需求 :这一步骤并不简单。因为如果专家对探索性可视化感兴趣,他们可能旨在推动其领域的技术发展,所以他们往往不确定自己具体想要什么,也难以明确表达。因此,需求通常无法在一开始就确定,需要领域专家和可视化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根据各自的知识来共同确定目标。
2. 开发满足需求的替代设计 :了解可视化文献至关重要。如果有多种技术可供使用,就可以快速测试不同的设计。例如,Ingrid Hotz团队在机械工程案例中,几乎将所有张量可视化方法都集成到工具中,从而能在几周内与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