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范式与前卫艺术的多元场域
一、女权主义前卫艺术的复杂性
“女权主义前卫艺术”这一标签,在艺术市场和文化机构中,是一种便于识别的工具,也是一个具有统摄性的术语。然而,它无法全面描述复杂的政治局势、时事热点以及代际变迁。正如玛莎·梅斯基蒙所说,需要书写“批判性地图”,以此开启概念去殖民化的进程。通过探索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联,我们既能拓展对“女权主义艺术”全球范畴的认知,也能审视界定其边界的概念。
那些被讨论的艺术家们,都展现出前卫艺术实践的特征。他们试图瓦解日常社会关系、制度、权力结构以及性别划分的意识形态基础。除了持有批判性的政治立场,他们还积极进行新媒体实验,参与工作室之外的公共活动,创建并运营艺术家主导的空间,在冰岛国内外举办展览,并在国家和北欧的语境中积极发声。
二、前卫艺术场域的重要性
前卫艺术的发展与场域和制度环境密切相关。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前卫艺术不仅关注作品的美学特征,还注重其所处的位置、艺术实践模式、社会嵌入性以及对其活动的各种反应。自前卫艺术在波西米亚环境中形成,并在19世纪后期出现分裂以来,与官方机构、既定场所和主流传统的分离与疏远,一直是其定义性元素。
前卫艺术的重要遗产之一,是对艺术活动新组织模式、新生产和分配方式的探索。从制度批判和寻找新的或替代艺术实践的角度看,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前卫艺术连续性,主要体现在替代艺术场所的创建上。这里的场域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艺术画廊、出版社、小杂志、节日、数字档案以及广播、电影和电视等不同媒体。
三、早期前卫艺术案例研究
3.1 扬 - 奥洛夫·马兰德的贡献
芬兰 - 瑞典实验艺术家兼诗人扬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