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艺术与新技术:跨越时代的艺术探索
在当今艺术的多元发展中,先锋艺术始终以其独特的姿态引领着潮流,不断突破传统的边界。从电影工坊到计算机艺术,从新技术的民主共享到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先锋艺术家们一直在探索新的可能性。
电影工坊与先锋电影的转变
斯德哥尔摩电影工坊(Stockholm Film Workshop)是一个由公共资金资助的电影工坊,它仿照哥本哈根的丹麦电影工作室(Danish Filmværkstedet)而建立。与丹麦原版从超 8 毫米胶片起步不同,斯德哥尔摩电影工坊投资了 16 毫米设备,以吸引更具专业意识的电影制作人。然而,约翰·桑德霍尔姆(John Sundholm)在文章中指出,拼贴电影被转变为艺术对象后,在更广泛的电影文化中失去了先锋潜力,即突破和解放电影语言的能力。当电影被数字化并融入博物馆或画廊环境时,存在剥夺其先锋力量的风险。
新技术的民主共享
许多艺术家在新技术中看到了创造性和民主性的希望。例如,如今 3D 打印被宣传为一种能一键实现创造力民主化和革命化的新媒介,就像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复印机一样。1978 年的 DIY 书籍《复制艺术:复印机的第一本完整指南》(Copyart: The First Complete Guide to the Copy Machine)开篇就提到:“现在,任何人只需按下按钮,就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或设计师……由于现代技术,复制艺术很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民主、最自发的艺术形式。”
在北欧国家,艺术家对静电复印术的探索鲜有人提及。莉丝·斯基特·雅各布森(Lise Skytte Jakobsen)分析了两个独立的丹麦静电复印术展览:1984 年的《Xerografi: or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