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模型:类型、设计与目标
一、对象 - 关系数据库模型
1.1 不同数据库模型特点
数据库模型有对象数据库模型、关系数据库模型以及对象 - 关系数据库模型。对象数据库模型本质上有点像球形,能以极高的性能访问数据库结构内任何位置的唯一元素。但在检索多个数据项时,其性能极差。
而关系数据库模型以二维表格形式存储数据记录,非常适合检索数据组,也能较为高效地访问唯一数据项。
对象 - 关系数据库模型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模型和对象数据库模型功能上的冲突。实际上,关系数据库中融入了对象数据库建模的能力,但反之则不然。如今,许多关系数据库允许存储二进制对象,并具备有限的对象方法编码能力,不过效果各异。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二进制对象的最大问题在于,可能很大的对象会作为单个字段记录项存储在实际上规模较小的结构元素中。不过,有些关系数据库允许将二进制对象存储在表的二维记录结构之外的单独磁盘文件中。
1.2 数据库建模的演变
数据库建模的演变历程是从最初类似文件系统数据库那样实际上没有数据库模型,发展到层次结构以进行结构化组织,再到网络结构以实现特殊关系,最后到关系数据库模型,它允许在数据库的任何位置访问唯一的单个元素。对象数据库模型在处理大型高度复杂数据集中小数据项的高速应用方面有特定的小众功能。对象 - 关系模型试图将对象数据库模型中最容易解释的方面融入关系数据库模型的结构中,但其成功程度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存疑。
二、数据库类型
2.1 数据库类型分类
从功能上看,数据库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 事务性数据库
- 决策支持系统(DSS)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